第六章东湖一

    第六章东湖一 (第2/3页)

什么?这下好了吧?闹出人命了,连市委王书记都惊动了,要想把事情完全推给邓秃子,得花多少钱?过去好办,现在的形势可和过去不一样了。搞不好就会把唐老板扯进去!

    从后视镜里望过去,见唐老板正闭目假寐。

    唐一昆确实有些心烦,却不是为了华锦路拆迁事件。他从十八岁正式“下海”创业,用了二十五年,打造出一个足以傲视群雄的企业集团。靠的不是父辈的余荫,而是超人的嗅觉和高超的手腕。他最爱读的书是那套描写晚清巨商胡雪岩的《红顶商人》,他崇拜的偶像正是获得二品顶戴的胡雪岩。民营企业要生存壮大,非紧靠政府这棵大树不可。

    很少人知道,东湖实业集团在其辉煌霸气的外表下隐忧重重。先不谈东湖地产上市带来的内部纷争,关键是集团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东湖虽冠以实业集团的名号,但撑起这个多元化集团的支柱只有两根:一是奠定了东湖实业基础的矿业公司,其次就是已经取代矿业而成为集团摇钱树的东湖房地产公司。其余的产业产品林林总总不下三十种,被唐一昆重金请来的企业管理专家诊断为均无发展前景,应当悉数退出。

    这些产业包括了服装、制药、印刷、机械加工及化工几大领域,遍及四省十一个城市,企业总数超过了一百家。如今被整合成了东湖机械公司,交给胞弟唐一为打理。

    那些整合进东湖机械的产品产业都浸含着唐一昆的心血和雄心,那几个所谓的企业发展战略咨询专家竟然将其评价为垃圾产业,这令他感到恼火。但他承认专家组的评判有合理因素,因为那些产业和产品基本都在亏损。之所以还在维持,表明上甚至风光无限,是因为一直在向其中输血。现金流不断,企业就可以正常运行。

    为什么那些产业和产品在初始阶段都在盈利,但现在却都转赢为亏了呢?唐一昆做过认真的分析,他个人得出的结论与专家组的诊断报告基本是一致的,主要的原因是管理成本成倍增加了,其他因素如产品更新换代不及时、技术含量太低尚在其次。管理成本为何增加得如此迅速?是因为东湖变得越来越正规。正规的标志是管理机构的日益庞大,管辅人员的迅猛增加、社保医保的完善、大量非盈利机构的出现以及为了博取虚名而支出的大笔捐赠。东湖实业在获得他想要的名声的同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唐一昆发现,他苦心打造的东湖实业正在变得越来越像国企了。他的指示、董事局的决定,抵达基层的层级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慢。为了提高管理水平而设置的部门、聘用的大批所谓专业人才使得东湖这艘曾经劈波斩浪快速前行的快艇变成了臃肿的巨轮。

    他从感情上不能接受专家组大幅度削减非主业产业的意见,但从理智上承认那些专家说得有道理。削减非主业不是简单的事,它们不是简单的商品可以摆到街角的地摊上减价出售,那是由无数厂房、设备以及人员组成的集合体,关门歇业只能让他的损失更为惨重。而且,专家组不能理解民企的苦衷,如果外界发现东湖大幅度关闭企业,直接的后果至少有三个,第一便是来自政府的干涉,既有GDP的因素,也有失业率升高的顾虑。而东湖发展至今,一个不传之秘就是紧紧傍上政府这棵大树,失去政府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就是东湖经营困难的传言。企业就像股市,某种意义上是靠信心来支撑的。理论上成立的东西在现实中往往站不住脚,衡量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是看其规模。银行如此,政府如此,企业亦如此。如果东湖大幅度关闭企业,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这样,尚未体验到产业调整带来的红利,就已经被各种流言、挤兑以及来自政府的压力所击垮。

    最后一个则是来自家族的反对。想到家族成员,特别是占据董事局绝对优势的家族成员,唐一昆就深感痛恨却无奈。东湖创始之初,和绝大多数民企一样,是靠家族成员的同心协力而发展起来的。那时他不相信外人,也雇不起外人,只能依靠他的以及妻子的族人。但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