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评砂舞夕之《心若相惜》——若竹

    私评砂舞夕之《心若相惜》——若竹 (第3/3页)

建议也同上一样。

    2.作者有一个习惯,就算是同时出现几个人物,一概都用她或他,如“阿让真的很爱她呢!可是她,却不爱他还和另一个男的一起吞并了他的公司,阿让一个人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公司。(001)”因此句之前一直都在写舞夕,这句话若竹看了好几遍才了解这个她是小聂,他是阿让。又如“对啊,她的唇边扬起淡淡一笑,也许她的一片好心倒会害了她。(002)”这些有点绕口的话最好还是代入“她”的名字,又如柳王妃和舞夕同时出现的情景(014),也是用她和她的叙述,看着也有点乱。在文中这种写法是常见,所以若竹觉得作者已成了习惯,建议作者修改一下,在需要的句子用人名,免得读者看得糊涂了。

    3.作者一直用如低喃式的叙述,如无旁人般,大量描写都围绕着舞夕,非常细致到位,人物的情感和喜怒都显得含蓄不外露。亦没有华丽的哗众取宠的词藻,是与现在的直白式小说有点背道而驰。看者须认真,而且要细看,如好茶般须细品方知其醇香。如若想走马观花般是不能真正明白作者的文意。若竹认为这是不足,是针对商业的口味而言。作者如想将读者群拓宽,恐是要稍直白一些叙述了。但若竹本人看来,这或是一个优点和特色。因但凡写作之人,都会有自己坚持的风格和想传达的信念。这或就是作者自成一派的写作风格。不过作者如可在商业与个人风格之间稍作揉合,或能取得不俗的效果。

    若竹细读全文,深感:流年悲,是字里行间的悲;相惜悲是那种如寒风细雨寒入骨髓的悲。潜在骨子里的,在心里抑压着的释放不出来的悲。

    若竹仍怀着那悲写此拙评,难免曲解和片面,谨以此评与作者作探讨,但求令彼此共同进步。

    若竹祝作者的文越写越好,写出有自己风格也令读者爱不释手的好文。

    注:若竹是因着读《心若相惜》后感慨良多,才写此私评。如有与原文意不符之处,也请作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