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论孟尝君,砍柴去

    第七章:论孟尝君,砍柴去 (第2/3页)

。孟尝君广招宾客,招的不是贤能国士,而是逃犯任侠。食客三千,大都鸡鸣狗盗之辈,真贤士又有几人?再者,他招来宾客为齐国带来什么好处?齐国因此强盛了吗?没有!帮助击退秦魏燕赵了吗?没有!除了为孟尝君赢得美名、救过他几次小命,三千食客什么都没做,于齐国根本无益。为一己虚名而散尽齐国钱财,这不是自私自利是什么?”

    众人皆感赵子轩的想法甚是新奇,自己从未想过这些,但是现在听他一说,似乎有点道理。张博士有心强辩,却不知如何辩起。赵子轩说得没错,别人只知孟尝君食客三千,却连一个食客的名字都说不上来,更别说他们曾经为齐国带来什么好处了。

    “其次,他路经赵国,平原君贵客待之。而他呢,只因赵人几句言语就命食客击杀数百人,屠戮一县,何等残暴不仁?为了打击政敌,不惜请来秦兵攻破齐国,何等卑鄙无耻?为了除掉齐王,更是请来秦魏燕赵四国联兵,再破齐国,逼死君主,何等睚眦必报?

    古语有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尝君做出这等事情有食客指出了吗,阻止了吗?这等不忠不义,无家无国的事情都无人阻止,孟尝君的食客操行可想而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孟尝君的德行不可以一言而概论,更不可以一言而避之。”

    赵子轩侃侃而谈,他就是看不惯一些史书总是把前人讲得天花乱坠,完美无缺。有功是要夸,但是有过也不能掩啊。孟尝君是什么人不能仅凭一篇文章定夺,这不是断章取义吗?

    下面的人听得如痴如醉,这赵子轩既是在说史,又像在说书,一席话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而且他说的也很有道理,凡事应该多面考虑,不能只看到孟尝君招贤纳士,也要看到他人格的缺陷和食客的操行修养才行。

    张博士面沉如水,久久不语,良久才叹声道:“子轩所言有理。招贤纳士固然值得钦佩,但若于国家百姓无益,招之何用?只老命伤财尔。”

    他走到赵子轩身前,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子轩,以往看你沉默寡言,只以为你才学一般,今日方知你才华横溢,博学多识。继续努力吧。”说完径直离去,身影还是那般孔孟,只是萧条了许多……

    秦天柱见张博士离开,从位上蹦了起来,胳膊狠狠钳住赵子轩的脖子,大叫道:“好啊子轩,没想到你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