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楔子 (第2/3页)

    广安王神色平静,跪下道:“母亲言重了,儿子心甘情愿做兄长的替身,只求母亲能……能放张宫人一条生路,儿子便再无所求了。”张宫人,那是太子的侍妾,也是他的生母。

    太子妃点了点头:“放心,我会安排的。”抬头看了内侍胡四海一眼。

    广安王眼圈一红,不再言语,重重地向太子妃磕了个头。胡四海上前将太孙头上的紫金冠轻轻取下,改戴在广安王头上。

    太孙终于从震惊中醒过神来:“母亲!您这是……不行,文考虽是宫人所出,也是父亲的骨肉,怎么能……”

    太子妃含泪道:“逆党既要仔细查验我的尸首,又怎会轻忽你的生死?宫里小太监虽多,却都身体残缺,又无人与你身量相仿,唯有文考可担此重任。我知道这么做对他不住,但一切都是为了大局着想。只要你能平安逃过此劫,将来皇上剿灭逆党,你以皇太孙身份还朝,我们全家的冤情就可昭雪了,可若你出了差错,还有谁会记得我们?文考便是得以苟活,也是生不如死。文至我儿,你要记住,今日你若能平安脱险,文考功劳最大,将来你得了富贵权势,绝不能忘了这份恩情!”

    “母亲!”太孙泪如泉涌,咬了咬唇,又抱着广安王痛哭起来。后者却十分平静,微笑道:“哥哥不必伤心,从小你就对弟弟十分关照,弟弟一直想为你做些什么,却无从做起,如今终于有机会了,弟弟心里高兴着呢。若哥哥心里难过,就请多多照应张宫人吧,弟弟在九泉之下,也会为哥哥祈福的。”

    太孙一边哭一边点头,太子妃看向胡四海:“来人何在?时间不等人,别耽误了出宫的时机。”

    胡四海道:“小章将军已经带人候在外头了,只是不敢擅闯内殿。”

    太子妃苦笑一声:“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些俗礼做什么?章启本是太子表弟,也不是外人。让他们快带太孙出宫吧,别的话就无须多说了。”

    胡四海领命出了殿,不一会儿,便带回来五六名侍卫打扮的男子,为首那人不过二十出头年纪,生得十分英武,身材也最是高大,只是眼下神色有些不善,说话的语气也不大客气:“太子妃说完话了么?时间不早了,都麻利些吧!”

    太孙闻言十分惊诧,太子妃却不以为忤,反而郑重向他行了一礼:“小章将军,蒙你义薄云天,搭救我儿,此恩此德,妾必结草衔环以报!”

    “不必了!”那章启挥了挥手,冷哼一声,“我不过是听我大嫂之命前来帮忙,压根儿就没想到太子妃居然会这么做,若我早知道,一定……”顿了顿,将怒气强压下去,“没想到太子妃素有贤名,到了生死关头,也是会偏心的,自己生的就是宝贝,别人生的就该死了!”

    太子妃面露惭色,低头轻拭泪痕,太孙更是羞得满脸通红,广安王倒是有些意外地看了章启一眼,眼中迅速闪过一丝感激之色,旋即又低下了头:“章将军,我是自愿做替身的,请你不要怪罪母亲。母亲说得对,大局为重,哥哥自幼聪慧,我却是碌碌之人,不如哥哥有用,横竖都是一个死,倒不如死得早些,换得哥哥的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