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落空

    第三十二章 落空 (第2/3页)

我母亲害的吗?他看大夫吃药的钱,还是我母亲开口,才叫洗砚先垫上的,就算现在没法再帮了,我母亲也对沈家有恩,大伯娘不谢她就算了,反而还说这种话,倒象是因为你宽宏大量,才不介意的?我母亲一片好意,大伯娘却这么不知好歹,真叫人寒心!”

    沈氏听得脸色惨白,苦笑了下:“三丫头,你对我误会已深,我也没什么好辩解的,不过是清者自清,只盼你日后长大了,能体会我的难处。”说罢低头掩面哽咽着离去。

    陈氏用责备的目光看向明鸾,明鸾却反瞪回去:“难道我说错了?母亲扪心自问吧!”

    陈氏叹了口气,怔然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光是为了你五舅舅一家平安,我就不能答应她。只是她有一句说得有道理,换了是我,娘家亲人有难,但凡有法子去救,我也会竭尽全力,哪里顾得上别的?”

    明鸾撇撇嘴,小声嘀咕:“谁也没拦着她为娘家人出力,可她为了出力却要牺牲别人,哪有这个道理?帮了那么多忙,只有得寸进尺,一句好话都没有,谁要帮她?”

    沈氏求不到陈氏相助,只能回头跟弟弟弟妹商量,趁着晚上张八斤在院门前轮值看守,由弟弟亲自出面请他帮忙说项。张八斤没得沈家的银子,哪里肯出力?只将吴克明的话告诉他们:“如果病得厉害,又是天花这等会传染他人的症候,那就不能跟着上路了,丢他在这里,只带其他人走吧。横竖他一个孩子,又不是正经犯人。路上殁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把正犯押送到了,其他人与我们不相干。”

    沈家人顿时被唬住了。沈君安已经病成了傻子,别说病还没好,就算好了,也不能离了家人。他们怎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偏张八斤心里害怕天花,还要特地问:“你们家孩子是不是真的天花复发了?给爷一个准话。我们兄弟可不想路上过了病气,丢了性命。”

    沈儒平夫妻不知该如何回答。如果说儿子不是天花,或者病已经好了,就要跟着上路,一路上不知要吃多少苦头,儿子如何撑得过去?但如果说儿子有病,那就得把他一个人丢在驿站里自生自灭,那更难令人接受。无助之下,他们齐齐转头看向沈氏。沈氏只得对兄弟耳语几句,杜儒平便含泪回答张八斤:“小儿并非天花复发,不过是病后体弱,又不慎感染了风寒,今晚吃了药便好。”

    张八斤闻言放下心来:“那就好,如果他是天花复发。那还真是麻烦呢,即便是留他下来,驿站也不能收容的。”

    沈家人暗自庆幸,回了柴房后看着昏迷不醒的沈君安,只觉得愁肠寸断。

    沈家人无奈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而章家此时却遇上了意外惊喜。

    张八斤今晚负责看守院门,先前趁同僚拉了吴克明去县里吃酒用饭。放了一个陈家的婆子进来。

    那婆子原是跟随洗砚前来侍候的,身体健壮,做事也有分寸。她将两个包袱递给陈氏,对陈氏与章家众人禀道:“洗砚原要过来,只是他伤得厉害,大夫说不可随意挪动,只能让小的跑这趟腿了。明儿要上路的事,张八斤已经跟他说了,他请九姑奶奶与众位亲家宽心,白日里已经托人往京里送信,明日我们五爷就能得到消息,另派人来接替他,到时候就让人直接到对岸江浦去找你们。除此之外,洗砚还在外头打听到那吴班头的来历,听说他是得了亲戚举荐才做的官差,他那亲戚是在凤阳府做官,五奶奶娘家也有亲戚在凤阳府,若是能提前送信过去,请那位亲戚帮着周旋一二,等亲家与九姑奶奶一行到了凤阳时,说不定能把押解的差役换了,也能少受些苦楚。”

    章家人听了顿时欣喜不已,章寂还叹道:“洗砚小哥想得周到,若果真如此,便是我们章家的造化了。”细细一想,他们出京后,一路都是陈家人帮忙,如果没有这门姻亲,还不知道要受多少苦楚,这份恩典章家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

    婆子又告诉陈氏:“因时间不足,匆忙间也只备得这点东西,姑奶奶别见怪。这个包袱里装的是两床夹的布被,还有一包干粮,大约能吃上两天,姑奶奶且将就着用吧。另外那个包袱装的是表姑娘先前说的成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