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武道

    第八章 武道 (第2/3页)

    慕容令失笑道,“哪有这等功夫,那不成了仙人了。你说的修身练气,那是道家修行的法门罢,只听说有练了能延年益寿的,可从没听说那帮牛鼻子还能上阵杀敌的。”

    不待段随接话,慕容令开始讲授武学之道,语速飞快,滔滔不绝,“我力气比你大三分,你便架不住我的槊;我速度比你快三分,战阵之上便是我先戳死了你;武功嘛,不外乎如是尔。”

    段随的心又冷了一分,老大你把武道说得也太糙了吧。

    慕容令接着道:“段郎你也习武,当知我说得轻松,却非一日之功耳。我们自小就打磨力气,勤练不辍,可不敢一日偷闲。不过你根基不错,是个武将的料。”

    “当然,我慕容家世代相传,射箭骑马,舞刀击槊,总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来日方长,我与你一一讲授。”听到慕容令这句话,段随总算有了笑容。

    慕容令说的是正理。武学一道,最根本的还是自身身体素质。自古说“穷文富武”,便是这个道理。若是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力气去打斗?何况刀枪剑戟,样样昂贵,穷人要学也学不了,学了也学不好,因为他们不能保证长期训练所需要的气力。

    当然招数窍门还是有的,要不然大家也不要打仗了,专找些大力士,比掰手腕得了。对战之际,气力不如对方而能获胜的,比比皆是。招数技巧,甚至气势运道,都是会影响实战的。

    这世间既没有那种金刚不坏,落叶伤人的内功心法;也没有包打天下的神功招式。强身健体是根本;功夫招数本身是死的,多加练习才会熟能生巧,运用得当方可克敌制胜。至于两军交战,个人武勇有时也挺关键,终究是兵法韬略更重要些。

    所以慕容令说要教段随慕容氏的家传武功,说穿了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慕容一族传到今日,亲贵都已成百上千,哪家没几个家将忠仆,跟着学的多了去了,终究还是要看个人造化。

    唯一的好处,慕容垂一脉属于嫡系,招数上必然精妙一些;慕容令本人又是武道大家,得他相授肯定比一般人强。

    有关武功一道,笔者曾看过中国武术留下的最早实战影像——一九五三年吴氏太极宗师吴公仪迎战白鹤派拳师陈克夫。说真的,丢脸都丢到太平洋去了。什么高深的内功是不指望了,连个花拳绣腿都不曾看到。直如两个莽汉当街斗殴,还是两个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莽汉,拳脚无力,章法杂乱。据说这两位好大的名气,武学宗师一般的人物。。。

    段随沉浸在武道的幻想与现实之间不能自拔,本着乱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