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功名之路

    第十五章 功名之路 (第2/3页)

快步走到了院售,眼看就要消失在夜色中。他高呼了一声:“方家小哥儿请留步!”

    但方应物充耳不闻,步伐反而更快,从院门口一晃便融入了黑色夜幕中。

    洪松已经是今晚第五次苦笑了,自言自语道:“方清之这老古板怎么生出了这样有趣的儿子?”

    借着月光摸黑回到了贺齐庙,方应物这才微微安心。躺在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禁又回想今晚得失——

    虽然没有尽善尽美,最后关头漏了底,但也是有点收获的。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奋斗终于开始了。

    及到天明,方应物用井水洗了脸,花几文钱从庙里讨两口饭吃,便离开往县衙而去。

    到了仪门,遇见的还是昨日那位徐门子。今早排衙时,汪知县就吩咐过,若方应物到了便领进来。所以这次徐门子不敢有丝毫为难,直接把方应物带到了二堂。

    大堂是公开审案和举行仪式的地方,二堂则是知县静心办公之所。听到方应物到来,汪知县在二堂花厅接见了他。

    话说昨日回到后衙,汪知县越想方应物献上的那首诗,心里越是喜欢,嘴中一直反复吟诵到半夜。

    从这首诗词就能看出其才华,所以汪知县不免也起了几分奖掖后进的心思。故而今天肯如此痛快的抽出时间,接见方应物这个平民少年,欺老不欺少,莫欺少年穷啊。

    汪知县等方应物行过礼后笑道:“本官翻了翻县学名册,令尊所学有成,岁考皆是一等,实为诸生楷模。只是他两年前领了文凭,出外游学,本官至今未曾识得,甚为憾事。”

    方应物只能谦逊,“老父母谬赞了,家父如何当得起,在此代家父生受了。”

    汪知县便问起方应物学业,“你读书七年,四书可曾都学的全了?”

    方应物的前身在社学混了几年,基础还算扎实,想了想答道:“承蒙社师授业,侥幸不求甚解的习得一遍。”

    汪知县又问:“那你治何经典?”

    通常四书五经并称,但对有志于科举的读书人而言,四书和五经又有点不同。

    四书是必修课,五经则是选修课,只要专攻一经就可以了,正所谓辛苦遭逢起一经。到了考试,四书是必答题,而五经则是选答题。

    故而汪知县才有此问,问的就是方应物专攻哪一经。方应物如实答道:“治《春秋》。”

    汪知县颇为意外,奇道:“据本官所知,五经之中《春秋》字数最多,故而治《春秋》者甚少,你因何如此?”

    我怎么会晓得另一个方应物为何会选春秋?方应物心里嘀咕。但知县垂询,不能不答,编也要编出一个像样的理由。

    他脑中突然闪现过上辈子看过的一篇研究文献,里面有几句话印象很深刻。当即复述出来答道:“凡夫学习圣人经义,难免有些失之空疏,可用春秋实事补之!”

    “此言大为精妙!”汪知县鼓掌喝彩。他进士出身,学术上自有心得,此时甚至隐隐有醍醐灌顶的顿悟感觉。

    汪知县微微呆了一呆,随后猛然惊醒,连连感叹,这少年果然是个不寻常人物,今后真说不定会有大成就。如果此时周围还有别人,汪知县肯定要当众赞一声“此子非池中物也”。

    将来万一言中,传出去后就会显得他目光如炬、慧眼识人、奖掖后进。即便将来方应物碌碌无为,他也不损失什么,那时谁还会记得他这句话。

    可现在花厅内没有旁人,这话说与谁人听?汪知县只好把这句话收在肚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