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听调不听宣
第239章 听调不听宣 (第3/3页)
出来迎接了,一直在京办事的傅山和刘允升也在。
湖广会馆里的商人和士子们听说镇南侯要来,早就恭侯多时了。最近在京的湖广人可谓是相当的扬眉吐气,湖广人得到朝廷重用,到如今更是达到了顶峰。
当朝的首辅、次辅全都是湖广人,甚至还有一位阁老姚明恭也是湖广人,内阁六位大学士,一半都是湖广人。此外刘钧这位年轻的侯爷,锦衣卫的指挥使刘侨也同样是湖广人。
如今京师里的湖广人,走在大街上,都高调了许多。
刘钧到了会馆,不得不先接见一众商人士子,跟他们聊了许久,才得以单独跟李春江等友人会面。
“听说朝廷又要跟鞑子决战,甚至听闻陛下要调九头鸟去锦州参战?”李春江问刘钧,虽然如今他早退出九头鸟,可他还是对这支部队很关心的。
刘钧笑了笑,问老友,“公辑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听语气你好像反对与鞑子在关外决战?”
“当然反对,朝廷新剿灭了中原流匪,确实值得可喜可贺。可这并不能就说我们就可以无视鞑虏的能力。对于鞑虏,盲目的调集大军出关决战,这是相当鲁莽的。”
“那你觉得应当怎么做呢?”
李春江与一般的书生不同,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很特别,就如此时,“我以为朝廷当放弃关外的宁锦等八座城池,将兵马退守山海关。”
“就此放弃关外之地?当年也是早有争论的,只怕一提出来就会被科道言官们的口水淹没。尤其是如今,朝廷刚平定中原流匪,现在满朝上下都是信心大增,好多人甚至都喊出了反攻复辽的口号,这时有人敢提出放弃关外退守山海,这不是找不痛快吗?”刘钧摇头叹道,其实退守山海关,刘钧觉得还是一个不错的战略的。
明军死守关外宁锦一线,花费的是海量的粮饷,却依然很难守住,反而被长长的补给线拖累的疲惫万分,还特别容易被清军围城打援。而如果把兵马退守山海关,然后不时的派兵出关扫荡一下辽西,使得清军无法在辽西建立起屯田,使得辽西成为一个战略缓冲带的话,那么对于明军重新积蓄实力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毕竟如果清军不能在辽西建立起屯田据点,那么每次他们要进攻关内,都得拉着一条长长的补给线,而且清军就算再想从长城其它地方,如宣大等地方入侵关内,那么山海关的守军也能迅速的支援和保卫京城。而不会再如从前一样,清军绕个圈,宁远的守军便相当的尴尬,只能千里迢迢的入关。
不过放弃关外这事早就有许多人提过,甚至曾经还争论的很厉害,但最终还是被否决了,原因就是那些大臣们动不动就喊寸土不可弃。大明许多官员都是如此,骨头很硬,可惜不懂手段,更别说大多数人都不懂得战略了。打仗哪有寸土必守的打法,那样打仗,不输才奇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