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传国玉玺

    第387章 传国玉玺 (第2/3页)

,他很重视,也很佩服刘钧对局势的把握。

    “在西面,我们尽量把边界定到辽河西岸,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可以以医巫闾山为界,再不济,也起码得以大凌河和其支流缅河为界,这是最低底线,不能逾越。”

    “南面呢?”

    “南面我们可以多退让些,但不能随意的退让,得让清人拿出其它条件来交换。我们可以把辽沈占据的诸城堡都还给清军,甚至可以把海州盖州都还给他们,但最好能保留复州和金州,起码得留下金州。”

    “东面呢?”

    “东面可以把宽甸六堡让给清军,但得留下镇江这个桥头堡。”

    “此外,所有海上诸岛,都大明所有。”

    刘钧并不打算死守辽东,辽东可以先让给清军,但他坚持要留下旅顺和镇江这两个桥头堡。将来等他处理好中原,那时再挥师征辽,旅顺和镇江就是两个最好的桥头阵地。而且有这两个桥头堡在,就算刘钧把主力撤回中原,一时也不用担心清军西向。

    镇江和旅顺,就是两根眼中钉,肉中刺,狠狠的牵制住他们。

    谈判的底线,最关键的就是用辽、海、盖、复等地,换回辽西松锦义诸地。这也是崇祯和朝廷交给刘钧谈判的底线,他们的目的就是能换回松锦,若是能再换回义州、广宁、大凌河就更好了。为此,他们愿意把辽东所有占领区。都还给清军。

    不过刘钧可不会如他们那样败家。

    虽然说海盖复等诸城,其实已经都赤地一片了,辽阳这样的大城,虽然很好。可清人肯定不会退让。但刘钧是绝不会把旅顺和镇江让出的,这是他的底线。控制这两处,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还能使得水师对辽海绝对掌控。

    谈判在不断的扯皮中进行着,刘钧又重新掌握了辽沈之间的浑河通道。刘钧开始把黑旗军从沈阳东北调回。黑旗军每天都源源不断的从沈阳北面撤回,他们押着大队的俘虏,带着大批抢掠而来的物资,从沈阳城下大摇大摆的走过。

    沈阳城里的多尔衮等人心都在滴血,可有约在先,清军不能攻击明军挑起争端。一旦他们敢攻击黑旗军,就钧就有停止谈判的理由。

    而现在,多尔衮希望能早点完成这次谈判,好让明军从辽沈撤军。

    清军谈判使者向李春江提出抗议,认为明军不能把掳夺的清军百姓带走。应当立即归还那些大清子民。

    李春江立即也提出一项要求,除非清国把历年来从大明以及从大明的属国朝鲜掳掠的那百余万子民交还。只要清国再无一个大明和朝鲜子民,那么明军也愿意把所有的女真人还给清人。

    这又是一个扯不清的问题。

    清人不可能把他们控制的所有汉人、朝鲜人都交还给大明。

    从正月一直到四月,双方一直都在谈判。

    谈了三个多月,双方已经达成多条协议,双方不断的在下降着自己的要求。

    “大人,浑河的冰已经开始化了,最多半月,就能通船了。”王谦很兴奋的对刘钧说道。

    “可以加快谈判速度了。”刘钧随后对李春江道。

    黑旗军此时已经全部从沈阳北面撤离,他们分批的押送着各种物资撤入沙岭等三堡中。

    五月初五。端午节,沈阳城外,刘钧和多尔衮各率兵马出城,然后在两军阵前开始签定和书。

    “久仰楚国公威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多尔衮站在那里,对着刘钧拱手。

    刘钧身着大红的坐蟒袍,头戴乌纱帽,腰间却佩了把宝剑。

    “睿亲王也是英武不凡啊。”

    两军当中,早已经摆好一排桌子。和书已经拟好,用汉满两种文字书成。最终成达的议和条件,基本上和刘钧要求的差不多。

    大明与清的边界,在西面,最终约定以广宁城与大凌河城为界,这个界线在辽河以西,以大凌河以东。处于医巫闾山的东面,明军不但收回了丢失了松锦诸城,而且还把战前就被清军控制的义州、大凌河、广宁诸城也都一举收回了,可以说是一个大胜利,将天启朝丢失的辽西之地尽皆收回。

    虽未能把边界推到辽河,可当这界线传回朝廷时,也让崇祯和一众大臣们喜出望外,完全没有料到是这样的一个好结果。

    而且让他们高兴的不仅是辽西诸城收回,在辽东,也并没有完全丢失。按约定,被明军占据的沈阳周边诸城堡,以及辽、海、盖诸州都归还清国,而明朝保留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