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科举案(十三)

    第二百五十一章 科举案(十三) (第3/3页)

京兆尹。”

    自韦坚被贬后。长安韦氏一族人心涣散,一撅不振,极需一个领头之人将韦家的地位重新确立,而户部左侍郎韦见素资历不足,不能担此重任,章仇兼琼便想到了韦陟,二人原是同僚,相交甚密,若能让他进京为长安之尹,再加上少尹鲜于叔明。这长安的地方大权就尽归章仇党,同时韦家将重新振兴。可谓一举两得。

    但李隆基却不露声色,他笑了笑。又问道:“那左相的太府寺卿人选又是谁?”

    章仇兼琼胸早有成竹,他微微一笑道:“太府寺卿原本就是户部的执行机关,这次李清实行新盐税法和成立官方柜坊,与太府寺有颇多细微之处地配合,如成立平仓署,还有两市的管理,都和官方柜坊的运作息息相关,所以臣的意思是太府寺卿最好就由户部侍郎李清兼任。”

    旁边张筠也笑着帮腔道:“臣听说江淮一带的百万盐税已经解到天宝渠。不日将进京,臣主管户部。虽不问实务,但也知李清此人是实干之人,若由他兼任太府寺卿应是有利无弊,再者,他原也做过沙州都督、有开国侯爵位,已是从三品身,这也不算提升他,所以臣赞成左相的推荐。”

    李隆基把玩着手上地一枚新镇纸,笑而不语,章仇兼琼第一个提议,他并不赞成,他之所以让章仇兼琼和张筠来推荐,只不过是摆个姿态罢了,怎么可能让章仇一党独大,京兆尹他心其实早已有了人选,半晌,李隆基才缓缓道:“李清推行盐法,有功于社稷,却没有得到任何封赏,所以左相推荐他兼任太府寺卿,朕没有异议,不过京兆尹一职由韦来任,朕却以为不妥,他刚正有余,但柔韧不行,朕倒看了礼部侍郎裴士淹,由他来任京兆尹,二位爱卿看如何?”

    章仇兼琼和张筠同时恍然大悟,原来皇上是想加强裴党的实力,这是一个极明显的信号,说明在李隆基的心,李林甫的地位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从两党角逐演化为三党鼎立,可怜李林甫策划那么久,最后还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自己一样都没有捞到。

    二人急忙站起表态道:“陛下圣明!臣等完全赞同陛下的决定。”

    .

    天宝五年四月,闹得沸沸扬扬的科举舞弊案渐渐划上了句号,主考官达奚旬确有舞弊之实,罪名确认,但他本人在审讯已死,则抄其家、流放他的家人,副主考苗晋卿知而不言,被贬黜为安康司马,两大涉案人杨国忠和张倚皆被降职处理,但兴奋之极的士们却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朝廷非但不重新进行科举考试,反而勒令他们三日内离开长安,锐气尽失的士们默默地收拾行装,开始陆陆续续地离开了长安,青春地漏*点需要他们用理智来疏导,或许这对于他们人生的体悟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在随后地洗牌,追查科举案最积极的李林甫却成了最大地输家,章仇党的房琯由礼部主客司郎升为礼部侍郎,接替达奚旬一职;监察御史裴冕升吏部郎,接替苗晋卿之职;而杨国忠所让出了两个职位,也被章仇党和裴党瓜分,户部侍郎李清兼任太府寺卿,而京兆尹则被裴氏一族的裴士淹拿走,李林甫的相国党却丝毫利益未得。正是科举一案成为了大唐政治的转折点,裴党渐渐开始出头,而李林甫的仕途由此走向下坡路。

    四月,一条小道消息在长安各坊悄悄流传,它被民众的关注度却远远超过了科举案,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秦国夫人、韩国夫人和国夫人,各赏美宅、钱帛巨万,杨家地另外两个兄弟也同时入朝为官,一时民间的眼球暴涨,善辨男女地产婆炙手可热。

    这正是:‘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