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二 苏北王!

    后记二 苏北王! (第2/3页)

委一把手胡俊中就是因为这一场争论,他处理不当,最后引发了激烈的地方性群体事件,中央不得不考虑将其调整岗位。

    胡俊中的离职,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强烈关注。

    胡俊中何许人也?共和国最有资历的改革派,南巡首长两次南巡的亲身经历者。

    其声名不仅国内人尽皆知,国际上也有很多人知道其存在。

    如此重量级的任务,主导苏北改革却铩羽而归,这意味着什么?

    是不是意味着党内确定的深化改革的目标实现不了?

    而很多外媒尤其是西方媒体,则普遍开始唱衰共和国的改革。

    其搬出了共和国政治体制弊端等诸多问题,共和国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共和国遭遇的结构性危机等等进一步被夸大。

    而苏北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很尴尬的存在,本来是中央确立的标杆。

    可是这个标杆在中途却遭遇了闷头一棒,整个苏北省委领导班子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胡俊中走了,苏北这个摊子谁来负责?

    就在国内外消息人士炒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确定了由时任苏北省省长的陈京接任苏北省省委一把手,而省长人选则确定和陈京十分熟悉的王凤飞同志。

    这个决策震动共和国政坛,同时让国内外很多政治观察家都傻了眼。

    陈京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新生代干部中的标杆人物,其本身也是一个坚定支持改革的干部。

    胡俊中资历如此老,都没能主导苏北的这一场深化改革,陈京能挑起苏北的大梁吗?

    可以肯定,中央做此决策意味着中央对改革决心没有变,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但是,中央让当时仅仅四十二岁的陈京管理苏北这样一个大省、强省,这究竟是体现了对苏北的信任,还是体现中央对苏北工作也正在逐渐的转变态度和看法?

    在无数的质疑声中,陈京走上了苏北省最高领导的岗位。

    陈京上任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全省范围内的大反腐,干部大调整。

    在谈到深化改革的时候,他面对国内外记者发出了最强势的表态。

    他表示,苏北的改革是中央确定的试点,作为试点,苏北是允许犯错误的。

    现在关于深化改革国内外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北班子会积极勇于的尝试,不怕撞得头破血流,就怕温水煮蛙,最后不明不白的什么都没干。

    深化改革的工作必须做,打破既得利益群体圈子的动过要进一步加大。

    省委已经拟定了专门针对改革的若干文件,苏北省委将会严格的履行这些文件。

    在面对媒体的时候,陈京提出了“空谈误国”的理论,提出了凡是因为自身利益受威胁,就提出反对深化改革的一切论理都是苍白的。

    改革开放几十年,有一部分人借助这阵改革之风打惯了擦边球,现在到了改革红利全民收益的时候了。

    陈京希望这些打擦边球,捞关系钱的人不要再在苏北的地面上有任何的幻想,苏北的社会将建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