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后事(下)

    第一百四十章 后事(下) (第2/3页)

地日日去上学吧?昨儿个,老六又跟着黎大人去江南了,重华宫里连个能说话儿人都没有。宫外头人不知道三姑母官司,宫里头人谁不知道?大觉寺是个什么地方,循规蹈矩女儿家能去哪儿吗?陈娘娘宫里照旧穿红着绿,只有母妃守规矩。”

    放前世,欢宜打死也不会同行昭说这一番话儿。

    行昭也不知是该感慨还是该遗憾,前世里行明也不可能心力地帮她打听活动,不可能帮她照料荷心和荷叶,欢宜前世是个话不过半句,言前想三分端娴公主。

    如今她却成为她们身边值得信赖人了。

    她没来得及改变母亲命运,却一朝一夕之间改变了自己命运。

    “淑妃娘娘守规矩还不好?这几天乐伎苑里头都没了动静,四皇子也晓得事有不对呢”行昭指了指内间挂着那套水色莲纹挂罩,笑说:“皇后娘娘也将阿妩原本绛红罩子换了下来,总归是出了丧事,该做都得做。”

    皇帝也不愿意面上来作践自己胞妹吧?

    可心里一直压抑着怒气又该往哪里发呢?

    欢宜是过来闲话家常,闷心里头话儿吐了出来,便转了话头,语气变得郑重起来:“过几日就该行大殓礼了吧?打头摔盆捧灵定下来了吗?总不能要天家儿郎去打头吧?卫国公家,冯家多是小儿郎”

    可都不是应邑生啊!

    女人天性好言,欢宜一个十三四岁小娘子,既是出自好奇心问这番话儿。是出于试问内情,毕竟应邑被送到大觉寺理由有些站不住脚——长公主小产后神思恍惚,需要佛前供奉,又有暴毙而亡后。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对劲,可一个公主,一个女人又能犯下多大罪孽?

    可皇帝不敢,也不想将内情公之于众,将实情瞒得好极了,底下人便只有猜了又猜,想了又想。抓耳挠腮得几乎走火入魔,这不,欢宜都将主意打到了行昭身上了

    “阿妩这可不知道。”行昭实话实说。转了转眼珠子,笑言:“内务府也没来凤仪殿请示丧礼规矩,想着也是按着定例来吧。前朝总有出了嫁没孩子公主吧?”

    像是说了什么,又实实什么也没说。

    欢宜像淑妃,个性聪明。从行昭话里头捡到了这么一句“内务府都没来凤仪殿请示规矩”,定例是定例,可有立就有破,前朝哪一个得宠嫡公主是完完全全按照礼部定例出嫁、封爵、再行葬?得宠就多加点荣宠,没宠才一五一十地全照着定例活!

    应邑是太后幼女,皇帝亲妹。身份都放那里了,能有不得宠?

    可皇帝却不让方皇后插手,这就足以表明态度了。

    甭管应邑长公主做了什么。只要结果是皇帝连面上功夫也不想给她做了,这就能让人放下心来了。

    欢宜听到了自己想要,便笑盈盈地同行昭扯东扯西扯开了,“**月份天气,去江南。哪儿还使得上扇子啊。老六非不听,干天干地把你给他绣那个扇套让下头人弄好。非得带过去。是跟着黎大人办公务,本来就事急从简,他倒好,行李不多一柄象牙扇就占了一大块包袱,母妃是又气又笑。”

    行昭不明白欢宜想说什么,抬头看了看小娘子眼神,亮亮眼眸里头像天上闪着星辰,索性打着哈哈过去:“有些人怕热,有些人怕凉,往前就有叫花子大夏天穿着棉袄守临安侯府门口,许是端王殿下怕热,离不得扇子?”见欢宜面色不对,赶紧岔开话头:“早听乐伎苑出了个名角叫段小衣,比柳文怜还好,是四皇子手把手教出来?”

    欢宜面上浮起笑来,嗔着行昭:“那倒比柳文怜还差些,是个人,才十一二年岁,唱思凡唱得好,又得了老四喜欢,是个能成气候”说着凤眼一勾,笑眯眯地凑过身来,伏行昭耳边说悄悄话儿。

    行昭大愕,目瞪口呆地望着欢宜。

    欢宜看着小娘子瞪大了一双杏眼,瞳孔大大像极了一只软软糯糯猫儿,不禁笑出了声儿,又立了声儿装腔作势地威吓行昭:“可不许往后说!我们两姐妹话儿,谁也不许往外传,谁往外说了谁就赔一方贺兰砚!”

    这话儿怎么往外传?捕风捉影,却极损皇家脸面。

    一个戏子一个十一二岁戏子怎么能长得像二皇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