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12:茱萸召唤术

    ACT12:茱萸召唤术 (第2/3页)

   “别打哑谜啊,官爷!说一半留一半可不厚道!”

    “我问你们,辣椒是哪一年传入我国的?”

    “这个我知道。”小薛举了举手:“嘿嘿,我天天上网看架空历史小说,老是能见到这方面的描述。辣椒的源产地是美洲,明朝才传进我国的。那些架空主角搞到辣椒后,都用它来做火锅烤羊肉串发大财。”

    小林和黄杨有点犯迷糊,怎么说茱萸说着说着就扯到了辣椒上去了?

    “小薛说的没错,辣椒确实是明朝才传入我国的,不过在明朝以前,我们中国厨师又是用什么植物来调和出迷人的辣味呢?川菜在唐宋时代就已经有了,可不是等辣椒传进明朝才形成的呀!”官静伸手摸了摸身旁的“瓮鹅”,手指与鹅瘤在摩擦接触后,轻而易举地捻出了串串静电火花,刺激的“瓮鹅”一阵引颈高歌。

    “瓮鹅”是用刚刚破卵而出的小鹅崽,通体被以秘制香油,禁足在黄泥酒坛中圈养而成的极品食材。这种鹅平时只喂蛋清和酒酿,由于出生后就在体表抹了秘制香油,又兼常年封在坛中不见阳光,所以不生羽毛,肉嫩骨脆,风味绝美。这是“二十四桥明月”的特色菜,也是戴努大师年轻时用“小子无能,随妻改姓”这个巨大代价,入赘许氏家族换来的六百年不传秘技——种类繁多的许家鹅肴必须用自制的“瓮鹅”才能做出与众不同的风味。

    这条走廊摆放着一摞古色古香的酒坛,坛口都用黄泥巴封着,独留一个酒杯口,探出一只只脖颈长长的瘤鹅脑袋。

    三个年青厨师的眼神也和瓮鹅一样迷惘。

    “难道……川菜以前调辣就是靠茱萸?”

    “没错,用的正是《本草纲目》上称之为“越椒”的茱萸!不过川菜并不是靠一样东西调辣,必不可少的是花椒,以麻点辣,君臣佐使。”

    “还有这事?”

    “你们不是做素斋出身自然不知道,其实在比较崇古的素菜厨师手中,茱萸比辣椒的使用频率更高。”官静耸耸肩膀:“有些品种的茱萸,辣味比朝天椒还要正点,并且兼具风格独特的药香!”

    “这就难怪了,除了你这样专业做寺院菜出身的,谁还能晓得这些老黄历?”小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今天也算学到了,原来茱萸还能把蛇灌醉。”

    “官人,不是说在佛门素斋里头,但凡是有激烈香辛味的蔬菜,譬如韭菜、球葱一律都算是荤菜吗?”黄杨疑惑地看住了官静:“怎么茱萸你们做素斋时也用的到?”

    “你说的这个规矩大概是从《首楞严经》上看来的,“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是不是这段?”栖灵寺首任念经徒弟拿出了看家本事,一口气唱出一段长长的经文:“呵呵,这五辛只是指葱、蒜、韭、薤、兴渠,并不包括茱萸……”

    “哦卖轧得!”黄杨他们像是被侏罗纪的恐龙一口叼住了下半shen,嘴巴咧的比脸盆还大,看到外星人一样看住了静哥儿。

    “现在的寺院素斋,远没有你们想得那么严谨。”官静对三个脸部表情木鱼一样僵硬的同事耸了耸肩:“别的不说,光是素鳜鱼、素排骨、素鳝、素鸭、素鸡这些佛门斋菜,光是惟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