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适应

    第三章 适应 (第3/3页)

理办法。

    她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地位保护自己和家人,稍不谨慎,可能会给岌岌可危的郑家带来灭顶之灾,她必须忘却现代社会为人处事的方式,敬遵这个时代的规律,在不触犯底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改变生活的现状。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前世在城市里长大,每天穿行在钢筋水泥的建筑物间,泥土只在花盆里出现,上大学的专业到是植物学,但多数时候不是在教室看图片就是在实验室做解剖,栽培学是必修的,不过也是纸上谈兵,学校位处南部城市,授课的内容以温热带植被为主,连实习的地方都是广东有名的白云山。

    茂山县的地理位置应该跟她记忆中的河南差不多,冬季漫长又寒冷,植物的叶片也没有南方植被的浓绿,奇怪的是有些热带物种也在这里生长,虽不像记忆中茂盛,却还是开花结果。

    茂山县因离县城不远处的茂山而得名,山符其名,远望去枝繁叶茂,连绵起伏,海拔看上不比白云山要高出许多,从城里步行过去约要一个时辰左右。

    郑二妞初始也打过茂山的主意,想到山里找些她认识的可用的植物,这个时代的物种已不能用现代的方法来严格划分,山里应该会有她认识的热带和温带物种,不能卖也能吃,遗憾的是以她的小短腿,走到山边最少一个半时辰,平时吃不饱气虚乏力,去了也可能走不回来,只能等长大点再做计划。

    郑家的小院位于在茂山县县城西南方向的那块区,称为西市口,郑二妞每次都能将它跟清代有名的杀人法场菜市口联系起来,引发出一阵脖跟儿凉。

    其实西市口就是现代城市里的棚户区,这里聚集的都是些在城市里讨生活的底层平民,郑家以前能开个小铁匠铺,就算是这片的富户,多数人都是靠打短工生活的,要不就送个女儿或儿子到大户人家里做奴仆,除了卖身银子还能捎回些月例赏钱什么的,有时候郑二妞很佩服这个时代人的善良和家庭观,被爹娘卖了还能记挂着家人。

    茂山县城其实就是在一片开阔地建成的众多人口聚集地,没有二妞对于古代城镇理解中必备的巍峨的城墙,可能是这里不边不疆,亦非历代枭雄必争之地,不需要城墙来环护,只在外围设有两尺来高的土围子,挡住平常的野兽倒能凑合。

    二妞穿过来三年,没听说过有茂山县有土匪出没的消息,她曾恶劣的猜想,茂山县穷得连土匪都嫌弃,要不茂山是多好的藏身之所,不管原因怎样,至少没有这方面安全顾虑。

    她是不怕被拍花子的拐了去的,古时候这个行当人的那点伎俩,只要不是明抢,还不够她塞牙缝,在她的耳熏目染下,郑家的其他几个孩子倒是逃脱了几回此道中人的明枪暗箭,她为自己的未雨绸缪很是洋洋得意,更多的是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