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人心难测

    第九章 人心难测 (第3/3页)

文慧埋怨,最后索性将人通通拉到东厢房里去了。

    少了耳边的咶噪声,文怡暗暗松了口气,也有心情继续听于老夫人啰嗦了,只是心下不免稍稍走了神,想着今早赵嬷嬷叫张婶买了些木耳回来,记得木耳粥正适合祖母的病症,等回去了,定要亲自给祖母熬一锅粥。

    于老夫人叹了口气,文怡忙收拾心神,微笑着问:“伯祖母为何叹气?”于老夫人笑道:“我叹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孙子、孙女加起来,也有八九个,小的不算,在京城的也不算,几个大的,却都不耐烦听我老婆子说话,难为你小小年纪,便耐得住性子,天天陪我坐上大半天。”

    文怡默了一默,方才淡淡笑道:“能聆听伯祖母教诲,原是侄孙女儿的幸事……”

    于老夫人摆摆手:“你也不必说了,你们都是孩子,自然是喜欢玩耍的,陪我老婆子说些老皇历,着实太委屈了。她们姐妹不是在东厢房里玩?你过去跟她们在一处吧。”

    文怡却是宁可留下来的:“我在这里陪伯祖母就好……”发现对方眉间隐隐有些疲倦,忙又改了口:“若是您累了,我就先回去吧,不打搅您休息。”

    于老夫人笑道:“我是有些累了,打算略歪歪,你去跟姐妹们一处玩吧。”叫过如意:“把九小姐送过去,顺便带上厨房方才送来的茶果,就说是我说的,兄弟姐妹们在一处,要好生相处。叫小七不许欺负他妹妹!”如意应了,笑着来请文怡。

    文怡没法,只好辞别于老夫人,随着如意往东厢房方向走去。沿着游廊,才走到厢房门外,便听得一阵笑声,文慧还在里面说:“……哪个体面人家的女儿会象她那样,天天巴结人家讨赏?本以为她小小年纪,没那么奸滑,也不知道是不是她那祖母背后指使的,整日板着脸自以为清高,其实最可厌了,不过是打秋风罢了,偏她还要装模作样,反倒比别人可恶!人家打秋风,不过是十天半月来一回,家里没了嚼用才会过来讨一些,她们祖孙倒好,竟是两三天便来一趟,脸皮厚得跟牛皮有得比!”

    文娴劝她:“少说两句吧,祖母让她来,自有用意,你何必在这里说她坏话?”

    “我岂是在背后说人坏话的?不过是看不惯她的为人。五姐姐心善,这种事却不能姑息呢!我最厌恶这种人了,得了无数好处,还自以为受了委屈,真有骨气,便别再上门呀!”

    文怡气得浑身发抖,万万没想到,人心竟会险恶至此!她难道是自己愿意来的?!若不是长房背后指使了人在外头放话,她何至于到这里委曲求全?!伯祖母每每以长者所赐为由,塞东西给她,她不收也不行,如今反倒成了讨饭的!这么一想,她心里又是灰心,又是埋怨,正主儿都这么说了,外头的闲话还不知道会难听到哪里去!她一心要维护祖母,没想到反而连累了老人。

    如意脸色不大好看,心里有些埋怨六小姐嘴毒,见文怡发抖,想要安慰几句,不料文怡调头就走,她顾不得提醒屋里的人,忙忙追了上去。

    文怡年小体弱,没走出多远就气喘嘘嘘,被如意追上。如意赔笑道:“九小姐,六小姐不过是一时糊涂,你别在意……”

    文怡住了脚,正想答话,却看到两个妇人在一群丫环婆子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其中一个是长房的二伯母,另一个却是二房的四伯母。两人见文怡面上带了恼意,便问:“这是怎么了?”

    文怡记起四伯母在前世时,便是族长夫人,自己曾在她家养过几年,知道她的性子,向来是自诩公正,最爱揽事的。想到今天受的气,她灵机一动,咬了咬唇:你不仁,就不能怪我为自己和祖母打算了!

    (今日要外出,先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