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七

    正文 四十七 (第2/2页)

老大行列里。而我,转业来了档案馆,档案馆算哪行?什么行也不是。嘿嘿,自诩头大,聪明,其实很傻,根本就不知道规划人生。聪明还是人家曹胜利,“百舸争流千帆竞”,尽往显赫地方要害部门钻,然后又“啥赚钱干啥”。旷庆更傻,还傻乎乎在部队呆着。

    单思敏是精明人。一次一个小型火腿生产加工厂的老板找她做包装盒,单思敏说做包装盒这样的小事你堂堂老板还亲自来呀?小老板说主要是借机来结识一下鼎鼎大名的单老板。单思敏说恐怕你真正的意思是想说我单思敏臭名昭彰吧?小老板说什么臭名不臭名,能赚钱就有名。单思敏说我赚的都是小钱,哪有你们生产火腿赚钱。小老板说赚钱是赚钱,就是产量太小,生猪原料供应跟不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单思敏就开始关注生猪养殖的事。去郊外考察,她发现附近乡镇几乎没有规模养殖厂,生猪供应都是靠农民自家散养。她问为什么不搞规模养殖场?人家告诉她牲畜粪便没办法处理,会造成污染,有关方面不让搞。她说猪粪可以用来种地呀。人家说现在都用化肥种地,哪还用猪粪哟。人家告诉她可以去山区去问问,那边贫困,兴许可以。

    她进了山,找到一个贫困村。村干部非常高兴,说像你这样热心贫困地区发展的企业家还是不多的,让我们非常感动。她问能不能搞养殖场?村干部说国家政策对贫困村有倾斜,可以搞。她问猪粪如何处理?村干部说可以用来肥沃土地呀,这样还节省了农民种地买化肥的钱呢。

    一拍即合,单思敏投资,村里出地出人力,建造年出栏两千头生猪的养殖场。项目被当地政府美化为扶贫项目,还得到银行少量扶贫贷款,不管多少总归是钱,多少能减轻单思敏资金压力。

    自单思敏从小老板那里得到信息,到养殖场建成使用,前后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可谓速度快、效率高。小老板听说单思敏搞了养殖场又去找她,说她的猪他都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