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参加征文活动

    第五章 参加征文活动 (第2/3页)

呢?

    其他读者看到这个简介时有怎样的感触宋辞并不知道,但他只觉得鬼气十足也灵气十足,事实也的确如此。

    这篇文粗看之下似乎平铺直叙,但再一想……一种细思恐极的感觉扑面而来,在无数作品中寓意着天真的孩童,正因为不谙世事,所以不会受到“规则”的限制,正如他们会撕扯掉蜻蜓蝴蝶的翅膀,切断蚂蚱天牛的头颅,然后一边看着它们痛苦挣扎一边嬉笑拍掌。并非是知道这种行为代表的意义才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取乐罢了,这是一种——

    天真到了极致的残忍,残忍到了极致的天真。

    这种独特的视角与叙述方式,也许只有十六岁的乙一才能做到吧。不仅因为他是乙一,也因为写书那年他刚刚十六岁。

    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所以宋辞很肯定,哪怕换了个世界,这篇文一旦发布出来,依旧会获得关注。相对应的,他这个“作者”也同样会被关注,人气值必然大把大把的。虽然抄袭不是非常好,但考虑到巴比伦塔以及企鹅关于“在本世界掀起文化浪潮”的呼声,干了!

    当然,抄袭也是个力气活。

    原作小说虽然就在宋辞的脑中,但完全地生搬硬套是绝对行不通的,必须进行再加工。

    比如说原文开头有这样的描述——

    【祭祖神明的神社里,深绿色的树木枝叶繁茂,在铺满沙砾的地面投下树荫。从彷佛要捕捉夏天的太阳而朝天伸展的树枝当中,蝉鸣声倾注而下。】

    没错,故事最初是在神社中发生的。

    即使在这个世界,神社也是樱花国的特色,而并非华夏国的。不过没关系,咱有神秘性完全不下于神社的乡下神祠。

    再比如说原文中有一段樱花国传统儿童游戏“竹笼眼”的歌词,这个游戏的玩法有点类似于华国的“丢手绢”,被选中做鬼的孩子蒙住眼睛蹲在中间,假装是“笼中鸟”,小伙伴们牵着手一边唱歌一边转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