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 丰富多彩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三节 丰富多彩 (第1/3页)

    在不久的将来,考虑到紫明楼品牌的业务局限性过于突出,为了避免产生格子裙俱乐部是附属于紫明楼的错觉,同时也避免「俱乐部」这个词汇的滥用。商业部门和俱乐部诸君决定统一采用「剧团东门」的名义发展连锁偶像剧场,宣传上与原本的紫明楼娱乐和格子裙俱乐部完全脱离,只在资本和管理层面的互通。

    虽然名称换了几次,但是这次合流给本时空的偶像演艺事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就像古罗马城市必然有剧场和斗兽场一样,本时空的大城市通常都能找到紫明楼和剧团东门的分团,把澳宋迥然不同的流行文化和生活趣味带向全球。不过,由于俱乐部名称正好和俱乐部中东门吹雨元老的姓氏一致,以至于很多局外人以为俱乐部乃是东门元老的私人产业。这一误会给格子裙诸君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和分歧。

    越过旁人看起来光怪陆离的东门剧场,与之比邻的是文艺部门最初的拳头单位,土的不能再土的「霹雳堂木偶剧院」。尽管采用和中央实验剧院相同的红砖桁架结构,但其有着更为传统的木挑檐和门窗,而相对较小的体量也看起来更加亲民。剧场前面有一个小广场,从这里通向销售窗口的台阶上总是围着不少孩子和半大小子。

    相比于比较正式的实验剧院和过于小众的格子裙俱乐部,霹雳堂木偶戏是目前受众最广泛,演出场次最密集的演出形态。说是「临高木偶剧」,实则是以旧时空台湾布袋戏为主体的糅合该进版。自然布袋戏中的许多著名剧目也被毫不客气的在另一个时空被冠以元老之名「原创」了出来。

    这里作为临高木偶剧团的大本营,不但基本上每天都有四场以上的演出,在宣传部门的指导下,不断尝试推出新的剧目。

    走过的两位妹纸没有特别注意到小广场旁边树立着的告示牌内容,在它上面的宣传画中,一位渔家打扮的妹子,一脸坚毅的站在礁石上冒着风雨高举一盏防风灯笼。这其实是帝国戏剧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刻,因为继《考验》和《乐土》之后,在未来长演不衰的十二本经典著作中的第三部《灯塔》将要第一次在木偶剧场上演了。

    《灯塔》的推出作为澳宋宣传机构启动的一次大规模宣传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元老院对朱明态度的彻底变化。在本剧中,第一次选择女性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和中心人物,也完全颠覆了传统戏剧和文学描写中女性或贤妻良母或花前月下的形象,被认为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一次里程碑。实际上,杜雯不但是该戏的积极倡导和推广者,本身就是其编剧之一。

    与在未来将被送进博物馆的《灯塔》初代广告牌隔路相对的,则是正在建设中的出口转内销的「完壁书坊「。之所以能够拿下这块比邻中央实验剧场的黄金地段,而不是在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