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比箭

    第十一章 比箭 (第3/3页)

下扑过来,搂着张胤脆脆地叫着:“阿兄!阿兄!”这丫头一直和张胤最是亲近,连滕氏都觉得似乎应该嫉妒张胤,却又无可奈何。

    崔氏笑着看着几人,连忙招呼婢女给张胤、张晟拿暖垫。

    张胤两人刚刚跪坐下,崔琳突然在外面求见。

    待得崔琳进来,快步向前跪倒在地,叩头不止,言语哽咽,说道:“姑母,大事不好。”崔琳是崔寔族侄,崔萦则是崔寔从妹,论起来崔琳正该唤崔氏姑母。

    崔氏见崔琳涕泣慌张的模样,也惊慌起来,支起身子急切问道:“子珩,快快起来。发生何事,如此模样?”子珩是崔琳的字。

    崔琳也不起身,急忙问道:“姑父何往?”

    滕氏在一旁答道:“一早出府去处理民事,不知何往。”

    崔氏催促道:“到底何事?快些说与我听!”

    崔琳看着张胤,飞快地说道:“快派人去寻汝父!”

    张胤见崔琳的急切的样子,心中一动,赶忙起身要去安排人寻找父亲。

    身边张晟拉住张胤的衣袖,说道:“阿兄,你留在此。我去寻伯父。”张胤点点头,复又坐下。张晟起身快步出屋而去。

    这时崔琳已经开始接着说:“姑母,快叫姑父离开此地吧!可去辽东避一避。姑母,朝廷很快就会派人来捉拿姑父,快让他躲一躲。要不就来不及了。”

    崔氏打断崔琳的话,问道:“这是为何?夫君一心为民,百姓爱戴,朝廷为何要抓捕夫君。夫君所犯何事?”

    崔琳摇头道:“不是姑父触犯国法,而是阉人从中作梗。”此时崔琳也有些平静下来,详细说道:“上月丁亥,中常侍侯览讽有司奏前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司隶校尉朱宇、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昱、河内太守魏朗、山阳太守翟超皆为钩党,诬陷诸君‘欲图社稷,意图谋反’,天子大怒,命有司收捕诸君,妻子徙边,制诏州郡抓捕诸附从者。姑父当初是李膺主簿,前次又直言上书为之求情,遭阉人记恨,这次的抓捕名单中也有姑父。天子旨意已到杨使君处。杨使君为人正直,亦是激浊扬清之辈,将旨意压下,先派出使者暗中通知姑父。使者遍寻府寺,未寻到姑父。恰巧被我遇到,那使者我正认识,乃是冀州广平人沮宗,告知此事后就赶紧走了。我赶回来想通知姑父,请他赶快做决断。”

    崔氏听完,心下大惊,钩党之事她又怎能全无所闻,自己夫婿若被列为党人,必无幸免。

    张胤坐在那,心中暗想:“唉!终于还是来了。造反必死,父亲也绝不会这么做。或许只有逃离隐居,静待天下大乱的到来了。”因为他知道,黄巾之乱时党锢就会最终解除了,只需要熬过这十几年的时间。

    只是到何处呢?或许崔琳所说的辽东是个选择,至少还是汉人领地,比从渔阳向北进入鲜卑、乌桓等蛮夷之地强些。他自后世来,可是知道鲜卑有多凶残。五胡乱华时,慕容鲜卑使汉人做“两脚羊”,邺城一战后,将几十万汉人妇女宰杀烹食。鲜卑人凶残成性,作恶多端,可谓罄竹难书。张胤打死也不愿意去漠北。

    张胤站起身来,向崔琳深施一礼,道:“多谢崔兄大恩。”后又转身对崔氏道,“母亲,莫慌。为今之计要先找到父亲,劝阻父亲择地隐居,否则必难幸免。”

    屋中众人点头称是。窈儿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阿兄一脸崇拜的样子,浑然不理到底发生了何事。

    崔琳也接话道:“杨使君必不能拖延太久,恐不日就会吩咐各郡县捉拿姑父等人。”

    张胤在屋中踱了几步,突然对崔琳道:“大兄,与此事无关,不若早回,否则会受到牵连。”然后也不管崔琳如何回答,转身又对崔氏和滕氏说道,“请母亲和姨母即刻派人收拾物品、准备车马,待父亲一回,连夜出发避难。”

    崔氏和滕氏都是说:“善!”

    滕氏马上起身正要去安排奴仆收拾财物、备马套车,只听门外张谟的声音响起:“食君禄,忠君事,不畏难,不逃罪,臣之节也。吾定不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