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帝师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六章 帝师 (第1/3页)

翌日,张胤收拾停当,卯时三刻,与张晟一起前往蔡府。

    两人徒步出太学,登桥渡过洛水,自开阳门进入洛阳。一路穿过闹市,路过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府,直奔永安宫外、步广里蔡邕住处。

    蔡邕如今在洛阳是寄居在叔父大汉卫尉蔡质府中。

    蔡质府占地很广,房舍众多,院中亭台楼阁、水榭园林样样不缺,大汉卫尉的府邸,自是不能太寒酸了。

    到得蔡质府前,张胤上前言受蔡郎中相邀,特来拜见。门下苍头问道:“可是张郎君?”见张胤点头,二话不说引着二人穿堂而入,想是蔡邕早已告知仆人张胤今日要来,嘱其不用通传。

    张胤张晟随着门仆沿着回廊绕厅而过,来到一个独立的院落。院中遍植花草树木,更有假山水池,秀丽无端。

    门仆向稍远处水塘边小亭一指,道:“主人就在亭中。小郎君可自行前往。”说完行礼,转身离去。

    张胤沿着石板铺就的小径寻路而行,张晟跟在身后。

    快到近前,闻听有一阵琴音飘出。驻足仔细听之,竟似是《长相思》之调,只是琴音时断时续。

    张胤快步前行,不一会儿来到跟前。只见蔡邕跪坐于亭中,膝上一具古琴,正在拨弦而奏。

    张胤上前行礼道:“拜见蔡郎中!”

    蔡邕已经注意到张胤二人,按弦而起,哈哈大笑道:“小兄弟快来。你这曲子十分玄妙,可惜吾记得不全,快来教吾。”

    原来蔡邕见佳曲心切,今日一早就在亭中,凭记忆试奏《长相思》

    蔡邕一把拉住张胤的手道:“刚才吾将心中所记《长相思》,稍加更改,以琴奏之,确实是佳曲。”

    不等张胤说话,蔡邕又说道:“吾这有两支竖笛,汝更爱哪支?”说完从身边取出两支模样古朴的竹笛,一支是紫竹雕就,一支是绿竹制成,一眼望去即知不是凡品。

    张胤正想说自己喜欢那支紫竹。不想蔡邕已将那支紫竹笛递了过来,道:“吾觉得这支紫竹笛正适合汝。”

    张胤接过竖笛,道:“多谢蔡郎中赐笛!”

    蔡邕拍拍张胤的肩膀道:“汝先吹奏一遍,吾来记忆。”

    教蔡邕笛曲,自然不用再教什么指法、呼吸之类的基本功。张胤只管吹奏就是了。

    蔡邕在一旁细细观看张胤吹奏《长相思》,心中记忆曲调。

    张晟自坐在一旁休息。

    蔡邕不愧是大汉最精擅琴笛之术的人,着实让张胤震撼了一把。他只吹奏了一遍,蔡邕即已记下全谱,随之吹奏出来;张胤吹奏第二遍时,蔡邕已经可以用琴来弹奏。

    张胤吹第三遍时,已经是与蔡邕的琴笛合奏了。琴声清润透亮,笛音呜咽多情,二人合奏相得益彰。

    一曲罢了,蔡邕推琴于地,拍手大笑:“痛快!小兄弟竖笛精湛。吾二人可谓天作之合。哈哈哈哈……”

    张胤在一旁道:“愧不敢当先生之赞。小子技法粗陋,让先生见笑了。”

    其实张胤自昨天起几次提出尊蔡邕为师,可是蔡邕不知是开明还是固执,执意要与张胤平辈论交,至于经籍音律可互为交流。张胤感叹古人真是潇洒不羁啊,钦佩不止。

    快近午时,一小童来到亭前唤蔡邕道:“阿父,午时到了,该吃饭了。”

    这小童年纪在七八岁间,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十分俊美。正是蔡邕之子蔡珪。

    蔡邕摸了摸小童的头,和蔼地道:“珪儿乖!为父这就去。”然后又向张胤介绍道:“小兄弟,此是吾子。来,小兄弟,咱们同去用餐。”

    张胤也不推辞,道:“正想品尝先生府中美食。”

    张胤一直以为蔡邕只有两女,而且都是晚年所得,不想真实的生活中,蔡邕此时竟已经有一子。由此可见,不知有多少事实真相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当下,蔡邕和蔡珪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