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张俊拜师

    第三十七章 张俊拜师 (第2/3页)

,赶紧转身出去打水。

    张氏看着女儿出去,又随口问道:“路上可还顺利否?”

    “一路都很顺利。弟子的两位兄弟也随弟子而来,路上有他们照应,未遇艰险之事。”

    “嗯!待你洗洗脸面,引师母一起出去见见汝之兄弟。”

    一会儿,卢纨端来水盆,张胤就着洗手擦脸,然后三人来到前厅。

    卢慎、卢重兄弟此时也知道张胤回来了,一起来到前厅相见。张胤等人进来时,卢慎、卢重正和张俊、张晟聊得火热。

    张氏认得张晟和张俊等人,因此张胤只向张氏介绍了韩当、凌操,而居莫悉穿着仆人服饰,张氏也没过问。

    张胤带居莫悉前来,是担心他不够忠心,在他离开黍谷山庄期间引来鲜卑人,发生意外,加之确实需要有人服侍打点,因此才将居莫悉带在身边。这居莫悉倒也聪明伶俐、手脚勤快,一路之上牵马坠蹬、打尖问路诸般琐事,应付自如,让张胤等人颇感方便。

    张氏只在厅中略待了一会儿,就去后边安排饭食去了。

    卢纨却不愿意随母亲去,留在厅中听张胤、张晟等人和弟弟们说话。待听到张俊说张胤连杀两位鲜卑族勇士郭落和屠何后,心中不禁有些欣喜。

    晚饭后,卢植让张晟、张俊等人早去休息,又将张胤叫到书房说话。

    卢植主要是要考量一下张胤的学业,问了许多《司马法》、《孙子》、《吴子》、《六韬》等篇章上的问题。张胤打起精神作答。在卢植面前,他可不敢含糊,否则一定应付不了卢植的提问。幸好两年多来,张胤不离山庄,整日除了教学就是读书,将卢植布置的六部兵书一一用心研读,倒也有些心得,加上后世的经验,顺利得到了卢植的认可。

    卢植点点头,说道:“所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拙思之人若肯用功亦能学有所得。汝之聪慧远胜常人,又有勤恳用功之心,以后当有大成。”

    第二日一早,张胤和张俊去拜见蔡邕,张晟和韩当、凌操则结伴去游洛阳。

    蔡邕由于在东观校书有功,现今已经被拜为议郎。去年蔡邕上书请求取消“三互法”①,未得天子应允,但是足见其关心朝政、眼光独到有治政之能。张胤对蔡邕十分钦佩,在来洛阳的路上,已经打定主意让张俊拜蔡邕为师。虽然杨彪也是很好的老师人选,但是张胤认为蔡邕在品格和才学上都略胜一筹。

    张胤和张俊来时,蔡邕正在府中休息。听门仆报说张胤求见,蔡邕立刻起身出门相迎,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小兄弟,何来迟也?”

    张胤和张俊躬身行礼道:“拜见蔡议郎!”

    “哈哈!快请进来!”蔡邕上前拉住张胤的手,笑着说道:“这位小郎君是谁?”

    “此是吾弟,张俊字子英。”张胤也笑着回答。

    “真风流人物也。”蔡邕赞道。

    “多谢蔡议郎夸奖。”张俊躬身又施一礼。

    三人进入厅中坐下,蔡邕向张胤道:“小兄弟一走两年,吾险些没了吹笛的兴致。今日小兄弟既然来了,可要陪吾吹奏一曲。”

    “正有此意。”

    蔡邕与张胤相视大笑。

    “蔡议郎,您看子英吾弟如何?”

    蔡邕打量了一下张俊道:“相貌俊雅,人物风流。有其兄必有其弟,想必才学也当不一般。”

    “议郎谬赞。子英聪慧远胜于我。今日前来正有一不情之请。”

    “小兄弟请讲。”

    “吾弟年有一十四岁,悟性过人,遍读《孝经》、《诗经》、《论语》和《春秋》诸篇,如今已到了拜师求学的年纪。”说到此处,张胤起身向蔡邕深施一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