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张俊拜师

    第三十七章 张俊拜师 (第3/3页)

我意请蔡议郎收子英为弟子。不知议郎意下如何?”

    蔡邕没有立即回答,看向张俊,问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何解?”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篇》,原话是: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张俊明白蔡邕这是在考核自己,如果对的不好,不仅给兄长丢脸,恐怕也就无法拜蔡邕为师了。张俊眉头紧锁,脑中快速地想着回答之法。

    过了一会儿,张俊抬起头,看着蔡邕说道:“民富于下,君富于上。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所谓君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 ②

    蔡邕听了抚掌大笑道:“子承,汝弟不逊于汝哉!吾亦得一佳徒耳!”

    张俊当下就跪倒行礼,口呼:“老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蔡邕也不推辞,笑着将张俊搀起,左右打量,真是越看越爱。张俊生的十分俊俏又不失英气,兼有才学,正是对了蔡邕的胃口。

    整整一天,蔡邕都笑得合不拢嘴,拉着张胤和张俊谈天说地,吹笛抚琴,以至于张胤本来计划下午去马日磾府中拜见的安排都不了了之。

    当晚,张胤和张俊回到住处时,张晟、韩当、凌操三人早已经回来了。

    张胤向卢植说明蔡邕已经答应收张俊为弟子,卢植也十分高兴,勉励了张俊几句。

    晚饭后,张胤和张晟、张俊商议:留下张俊在洛阳求学于蔡邕,张山也留下照顾张俊,张胤和张晟跟随卢植去九江上任,韩当、凌操自然也一起同去。

    张胤写了一封信让张俊转交给袁绍。此行急促,没空去袁绍府上拜见,与许攸、伍孚、王越等人也没能见面,留信一封告个罪,免得下次见面,许攸唧唧歪歪又要说他不讲朋友交情。

    卢纨借口向张胤求教吹笛之术,到张胤房中待了许久。她与师兄刚刚相见,就又要别离,心情难免低落。

    张胤见卢纨情绪不高,也不安慰,只说想听她吹竖笛。

    卢纨轻轻“嗯”了一声,取出竖笛,端正跪坐在案前,玉背挺直,樱唇轻启,吹了一曲《忆故人》,曲调委婉深情。

    此曲是蔡邕所作,用琴、笛都可以演奏,在洛阳城中流传已久。

    两年不见,卢纨竖笛之技已成,技法精湛,情绪饱满,已不逊张胤。

    张胤笑意盈盈,看着卢纨不说话。卢纨微微低下头,双眸流离,长长的睫毛轻颤,一抹嫣红慢慢爬上了脸庞。

    张胤与卢纨相对跪坐,从卢纨手中拿过竖笛,也不拂拭,就口吹奏起来。

    听着笛音呜咽,卢纨的脸越来越红,自己都觉得有些烫人。

    一首《紫菱洲歌》终了,卢纨抬起头,柔声问道:“师兄,这是什么曲子?”

    张胤将竖笛递给卢纨,沉吟道:“《相思歌》。”

    卢纨接过竖笛,起身走到门口又回头说道:“很好听。”说完嫣然一笑,转身离去。

    ………………………………

    注①:东汉朝议“以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也就是说,地方长官除了需要回避本籍之外,姻亲之家亦须互相回避对方的原籍,两州人士也不得到对方所在的州仕官。如: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乙州人士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对甲、乙、丙三州均需回避。这种做法曾经造成东汉末年地方官选用艰难的问题。

    注②:此段文字乃明成化年间王鏊所作,笔者借来一用,诸君不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