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特赦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十四章 特赦 (第1/3页)

    张胤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这次献出灭蝗之法,刘宏竟然会因此解除他的禁锢。要知道,去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天子为被禁锢的党人鸣冤叫屈,要求朝廷予以平反。天子大怒,下令收监,后来在狱中被拷打致死。不知为何,这次刘宏竟然在张胤之事上松动了。其实并不是刘宏松动,而是有人向他施压。能向皇帝施压的非是旁人,正是刘宏之母董太后。

    董太后近来不知从何处得来张胤所作三篇训蒙文,视为至宝,整日手不释卷,还曾托人四处打听张胤的情况。当董太后得知张胤正是献灭蝗之策的人,喜不自胜,立马找来刘宏,问其该如何奖赏张胤。

    刘宏听母亲说要奖赏张胤,便回答道:“母亲,有所不知。儿先前也是要奖赏这个张胤的,想赐其官职,还在大殿之上宣布。可是后来儿才知道,这张胤之父张谟正是建宁二年乱政党人中的重要人物。儿早已将其禁锢终身不得做官,这又该如何奖赏?儿本意赐他些金银布匹也就是了。”

    “不行。”董太后说道:“这张胤为人至孝又聪明机智,当为少年表率,何况还有献策之功,这样的少年若都不能得到朝廷的选用,那么岂不是寒了士人少年的心吗?”

    “这……”刘宏不禁有些迟疑。

    董太后以杖拄地道:“解张胤一少年禁锢,奈不得何事。让他入宫为郎,以示陛下察德举贤之意,岂不正好笼络天下士子之心?”

    其实董太后之所以对嘉奖张胤之事如此上心,除了喜爱张胤其人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张胤是张忠所说的五方社成员南阳张家的重要人物。五方社可是董太后除卖官鬻爵之外,收敛钱财的另一重要途径,在董太后看来,既然张胤与五方社相关,那么稍加关照也是应该的,毕竟五方社平日送来的奇珍异宝、钱财布匹,此时还堆满在自己的私人堂室中。如果董太后知道张胤正是建立五方社的幕后推手,不知道会怎么想。

    刘宏在董太后面前唯唯诺诺,但是他并没有立下决断,而是召来赵忠询问意见。

    赵忠在灭蝗之事上受益匪浅,一时间朝野清议再无赵忠祸国之言,让赵忠好生欢喜了一阵子,甚至又开始悄悄地琢磨他的收钱扶人上位为官的大业了。当刘宏询问他想要什么嘉奖时,赵忠慷慨放言,自己忠于国事,不求嘉奖,很是得了刘宏的表扬。刘宏再问该如何奖励张胤时,张忠思来想去后建议:解其禁锢,拜其童子郎。

    要说赵忠此人确实有些眼力和手段。赵忠是甘陵大族赵氏族人,少学经文,为人有计谋胆魄,素为乡人所敬。后来入宫为宦,也能短时间内出人头地,如今更是权势熏天。赵忠以为,解张胤禁锢,可以缓和他与士人之间的矛盾,让其误以为有解除禁锢的希望,迷惑对方。待以后寻得时机,再致那些不知好歹的士人于死地。而且,赵忠也想争取张胤此人,他发现张胤机智、勇猛,若是使用的好,可是一大助力。在此事上,赵忠可谓是有先见之明。

    刘宏听后,哈哈一笑,道:“你倒是与太后想到一处去了。”

    赵忠不明所以,赶紧询问,刘宏就把董太后的话说了,吓得赵忠出了一身冷汗:这要是说不能嘉奖张胤,闹不好会平白得罪董太后。天幸!天幸!

    因此刘宏只好解张胤禁锢,嘉奖了他一个童子郎的身份,也就是说张胤以后有机会做官了,这解除禁锢之事,自刘宏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

    张胤想不明白也就不再去想,转而将注意力放到童子郎的身份上。童子郎实际上属于大汉国选官制度的童子科,有年少通经者,可以考取此科,当然更多的是察举或任子。汉律《任子令》中曾规定:凡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即可任弟兄或子一人为郎。张胤的先祖张堪号为“圣童”即被察举为童子郎;张胤新交好友臧洪则是借荫父亲之功,任为童子郎。不过张胤与他们都不相同,他是特例,以禁锢身份因献灭蝗之策获拜童子郎,想来大汉国也仅此一例,不可复制。

    在张胤看来,是否能为官并不重要,但是要是有机会出仕,他也不会拒绝。反正张胤清楚,再过个几年,黄巾之乱一起,禁锢必然会被解除。即使不解除,到那时候,哪个还会理会禁锢之事?

    张胤获拜童子郎,让卢植欢喜异常。自己这个弟子文武兼备,是国之干才, 若是一直不能出仕,荒废于乡野之间就可惜了。有了童子郎的身份,就再也不用担心此事了。

    还有一人也在为张胤高兴,那就是蔡邕。先前,蔡邕之妻怀孕已然足月,但是肚子里的小家伙却迟迟不见动静,眼瞅着奔恶月里去了,蔡邕因此心急如焚,幸好在蔡邕的千盼万盼下,小家伙终于在四月最后一日姗姗来迟,让蔡邕大舒一口气。

    新得一女,蔡邕喜上眉梢,加上小友张胤拜为童子郎,让蔡邕着实高兴了一把,执意要在府中摆酒,邀张胤来喝酒。

    来送请帖的正是张俊,张胤接下帖子,准备第二日和老师卢植一起赴宴。

    蔡邕当世大儒,他摆酒宴请,真正印证了那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时间,蔡府中权贵、名儒云集,桥玄、卢植、韩说、马日磾、杨彪等人都来饮酒庆贺,一些没来的高官贵戚也托人送来了贺礼。

    蔡邕一直游走于众人之间,除了刚来时寒暄几句,张胤就再没机会与他说话。直到席散之后,已有七分醉意的蔡邕才过来拉住张胤的手,说:“小友,你来了我很高兴。”

    张胤心道:“大儒醉了也说这般没有营养的话。”

    卢植在一旁问道:“不知蔡议郎为女儿起何名字?”

    蔡邕眼睛一亮,高声说道:“吾儿名珪,吾女自然名琰。”

    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