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定亲

    第四十五章 定亲 (第3/3页)

,心情郁闷。只因先前闹蝗灾,虽有张胤献灭蝗之法,但是毕竟百姓损失已重,天子刘宏下诏自责并令群臣各自陈说可行的治理国事的措施,蔡邕借机密奏包括明堂祭祀、察举贤良、督察各州刺史、检举宣陵孝子等七事。蔡邕上书七事,字字真知灼见,可是刘宏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只在洛阳北郊举行了辟雍之礼,并将那些以宣陵孝子为名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的家伙统统改任丞尉,而对其他建议置之不理,让蔡邕倍感失望。

    “小友,今日前来东观,有何指教?”蔡邕问张胤道。

    “蔡议郎,胤有一事相求。”张胤深施一礼,肃容道。

    蔡邕见他一本正经,知是有正事,便说道:“子承所请,我自当竭力而为。”

    “胤与老师之女青梅竹马,意欲求之为妻。敢请议郎代为提亲。不知议郎……”

    “哈哈,此大喜之事,我定当前往。卢议郎女与汝堪为良配。”蔡邕舞动大袖,兴奋不已,“我明日即去,如何?”

    张胤语言支吾,道:“胤向老师说,今日即请议郎代为求亲……”

    蔡邕忍不住又哈哈大笑,拍着张胤的肩膀道:“小友,你也忒心急了些。哈哈,就去,就去。只是这雁从何来?”

    汉代结婚必经六礼。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为六礼之首,即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而礼物则是雁②。此雁就是通常所说的鸿雁,也就是野生的大雁,至唐代后渐渐以家鹅代替。男方送雁,始于古俗,是表明男子有射猎之力、能够养家的意思。而且大雁生性忠贞,无论雄雁亡或是雌雁死,另一只都会独身至终,送雁也是取此美好之意。

    “纳采之物,胤已备好了。”说完,张胤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他鸡鸣头遍即起来,跨马背弓,出城射猎大雁。按他箭术,射雁不难,可是此时夏末秋初,大雁南飞才始。《吕氏春秋》说:“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俗语亦有“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的话。这季节洛阳城外山泽之间鲜见大雁,空有神技亦无机会施展。张胤转悠良久,终无所获,只好到猎雁人处购买了两只大雁。汉时有人以猎雁为生,将雏雁养于家中待售,称为猎雁人。

    蔡邕抚掌大笑,道:“既如此,我晚间即去太学。”

    张胤赧然一笑,拱手为礼而去。

    蔡邕代为求亲,也算是很有面子的事了。洛阳城中又有几人有此等脸面?

    蔡邕来时,卢纨正在房中写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卢纨的字娟秀柔美,只是今日心情不安,下笔有些不太经意。

    张氏推门而入,来到卢纨身边跪坐下,柔声说道:“纨儿,蔡议郎来代胤儿向你求亲了。”

    卢纨“嗯”了一声,几不可闻。

    张氏拉着卢纨的手,道:“胤儿才学显于同侪,孝勇胜于常辈,与你又可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正是你良配。母亲知道你对胤儿也有情意,你二人若成夫妻,要互相扶持,恩爱好合。”张氏话音渐低,难掩不舍之意。

    卢纨乖巧点头,伏在母亲肩头,一时间不知是喜是悲。

    纳采之后,方有问名、纳吉。所谓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也。自然也是蔡邕代为。纳吉才是订婚之礼,需族中长辈出面。

    十日后,张胤的叔父张识亲到洛阳行纳吉之礼。奠雁之后,礼成。张胤与卢纨算是定下亲事。

    后面亲迎自不必说,只是纳征、请期之礼,此时也不便为,只好大略定下时间。以卢植之意,今冬纳征,也就是下聘礼,明春办婚礼,婚礼前让张胤提前行冠礼。张胤欣然允可,当下书写家信一封,告知滕玉和王蒲两位母亲。

    ………………………………

    注①:三署郎见光禄勋,执板拜;见五官、左、右将,执板不拜。于三公诸卿无敬。——《汉官六种》,孙星衍等辑。

    注②:《仪礼·士昏礼》曰:“下达,纳采用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