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托孤

    第五十四章 托孤 (第3/3页)

    屯田之事由程普主持,其本职功曹政事由五官掾祭雍代为处理。张胤亲自监督此事,并将身边半数黍谷山少年都派给程普,领头之人正是陈诚、王意和李蛮。这三人一向头脑清楚,允文允武,是最适合的人选。

    屯田所费农具、种子、牛马等皆由府库提供,加之抚恤阵亡将士花费甚巨,辽西郡守府自此一贫如洗。张胤笑称自己现在是大汉第一贫穷的长史。

    当人口清查的结果出来时,张胤唏嘘不已。建宁初,辽西郡在籍汉人有一万五千四百余户,八万余口,而如今查察的结果已不足八万口,这其中还包括数千世家大族隐藏的人口。也就是说,十年间,辽西人口未有增长,而是略有下降。原因无他,在于鲜卑人年年越境劫掠,大量百姓或死于刀下或内迁避难造成的。

    张胤皱着眉头,翻看着统计结果,手指在案上轻叩:“人口……恐怕下一步要大力鼓励生育,进一步吸引流民以增加人口了……”

    正琢磨着该如何实施时,尾敦在门外轻声道:“老师,赵司马求见。”如今张胤身边的护卫全部是黍谷山少年,有十几人,以尾敦、敖山为首,两人武艺高强,可入黍谷山少年前十,为人又忠勇,是天生的护卫。除了这些护卫张胤的少年外,其他人全部被张胤派往府寺各曹或军中历练,张雄、岳青、沈烈、潘虎、高海、司徒横等此时就在严纲和单经手下从什长做起。

    “哦,快请!”张胤起身道。赵芳与张胤配合默契,现今军中之事大部都由赵芳操劳。

    赵芳推门而入,张胤已经注意到他身边的童子,正是赵苞幼子赵节。赵节身着孝服,小脸悲戚,双眸红肿,显然是刚刚哭过。

    赵节伏地叩拜,口呼:“世叔。”

    张胤微微有些惊讶,赵节此时应该在甘陵老家,不知为何回到了辽西。

    “威德,节儿何时到了辽西,他不是应该在为父守孝吗?”张胤扶起赵节,问赵芳道。

    赵芳面色黯然,目视张胤道:“子承,吾有一事相求,不知子承能否答应?”张胤与赵芳两人关系不错,私下里一直不以官职称呼,而是互称表字。

    “威德但讲无妨。”

    “吾兄夫妇二人故去,此子也就成了孤儿。亡兄临终前有言,将此子托付给子承抚养。这是亡兄给子承的信……”

    张胤心下大惊,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赵苞会把幼子托付给他抚养。按理说,甘陵赵家还有不少族人,抚养赵节亦是常理。赵芳是赵苞从弟,两人关系一向和睦,互相之间决不会心有芥蒂。如果赵苞不愿将赵节托付给甘陵赵家其他族人,也应该交给赵芳才是。

    张胤心中疑虑,打开帛信浏览。

    半晌,张胤长长一叹,抚摸着赵节头顶道:“节儿孤苦,与我少时相似……”

    赵芳轻轻点头。

    张胤矮下身子,与赵节平视,道:“节儿,辽西是汝父母亡去之地,亦是汝父建功立业之地。汝可愿随吾在此生活?”

    赵节泪涌而出,强抑悲声,重重点头,坚定地道:“我愿意。父亲让我追随世叔,读书习武,他日做个像世叔一样的人。”

    “错!”张胤将赵节搂在怀中,柔声道,“节儿以后要做一个像汝父亲一样的人。”

    赵节双眸含泪,看着张胤良久,忽又重重点头……

    “吾奉忠节,失母丢妻亦不悔,唯幼子弃之不下。吾族虽巨,然委于阉寺,终难长久,非节儿托身之所。吾观子承怀方抱智,绝非池中之物。子承以才名,谱曲创书,著文立说,惊才绝艳;以孝知,戮贼救父,草庐守孝,孝勇无双,少年楷模;以仁立,敛孤教养,献策灭蝗,仁义之名布于天下。当为孺子良师。今以幼子托付,望子承念共事之谊,以相抚养……”

    张胤想起赵苞信中的遗言,感慨万千:“为抗外辱,先舍孝为忠,后为孝舍身。忠为至忠,孝亦至孝。此等忠孝豪杰,盛年夭折。悲夫!”

    赵节年方七岁,但读书已有数年,明白世叔说的正是自己的父亲,红肿的两眼冒出亮光。

    张胤拉住赵节的小手,道:“走,我们去看看你父亲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

    赵节似懂非懂地点头,跟着张胤走出书房。

    赵芳看着两人的背影,喃喃道:“兄长,希望你的决定是对的……”

    ………………………………

    注①:汉制,一尺约23.1厘米,六尺(秦在六国故地以六尺为步,汉承之)为一步,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一大亩,合今0.692市亩,宽一步长百步为一小亩,合0.288市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