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投身文字的海洋

    第十二章 投身文字的海洋 (第2/3页)

之后又重拾起读书乐趣之后打开的第一本书:《心灵控制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这本书的观点像疾驰前行的轿车突然一个急转改道一样,倏然间让我多年来异常偏执的心灵坚冰开始慢慢融解。

    这本书中的中心观念是通过将我们的心理结构进行分解剖析,把人的心理由浅至深分成了三个层次:意识层:即我们正在进行思维活动的显意识,比如参加考试的学生正在进行数学运算的过程;浅层信息结构层:即是我们的大脑日常调取最频繁的一部分潜意识信息层,也就是一个人所谓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或者说占据比例最大的潜意识结构区域,举例来讲就是,一个物理学家的浅层信息结构,应该就是与他的专业相关的大量物理学知识与理论基础等等,而一个患有偏执障碍或者强迫症的人,他的浅层信息结构层就很可能被各种强迫出现的固执观念所占满,而无暇再接收其他的心理信息;最后就是我们的深层意识层,即为一个人从小到大通过学习等等接收到并归入意识深层的全部信息,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运算法则、各种生活常识、最基本的生活技巧、自己的母语、身边所有家人朋友等的姓名与面貌特征等等,都处于意识最深层,我们平时不会刻意去想它,但是当需要这部分信息时,大脑就会通过回忆等方式把它们调入意识层。通过这种逐层剖析的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各种心理、思维过程,进而可以更为有效的对心境状态进行控制。

    那本书中另一个我认为很好的诠释了人们的心境状态的概念就是:心潮强度。也就是与我们的诸如心率快慢、体温高低、甚至血压、清醒程度等一系列身体指标相关的一个参数。举例来说就是:比如一个工作了一整天疲惫不堪的回到家准备上床休息的人或者清晨刚刚醒来,还处于懵懵懂懂模糊状态的一个人,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潮强度现在处于较低的水平,因为他当前接近于睡眠状态。而另一个正在为某件事大发雷霆、大嚷大叫的人的心潮强度就会很高,此时他由于异常激动而体温升高,心率加快,思维活动异常激烈但却停滞在少数几个强迫性的思维内容上。而与这两种状态迥然不同的是一种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心境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举例来说就比如一位正在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的学生,或一位正在才思泉涌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其各项身体指标都处于稳定状态,心率不快不慢,情绪稳定,进而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中,以较高的效率完成一整套思维过程。

    将这三种心潮强度互相进行比较的话不难发现,第三种状态无疑是一种相对更为理想的状态,心境稳定的人可以进行更理性、客观的思考,把注意力集中在目前需要专注处理的事情上,更容易提高效率。当然,这三种心潮强度实际上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不同状态而已。我们总不能一直在做事情而不休息,身边也不可能永远不发生那些让我们突然间心潮澎湃、血气上涌的兴奋、激动或者一时愤怒不已的时刻,只是这三种状态各自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才是一个更为具有参照意义的概念。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心境稳定状态的人无论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或者工作中都可以更好、更专注的处理亟待处理的事情,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会让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们感到更愉悦、轻松。

    在此,我用这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书想要说明的一个个人观点是:既或这本书里的概念并不一定完全准确,甚至里面的一些有关生理指标的说法可能与实际有不少出入,然而我认为它的整体思路是正确的,即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家对自己的心境状态以及如何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出了一个全新而视角独特的理论基础,从这一点来讲,这类书还是值得一看的。(我怎么觉得我在替别人免费做宣传一样……-_-||其实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单纯的把我认为还不错的东西拿出来分享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这本书在我长期偏执、执拗的思维牢笼中打开了一扇天窗,让我倏忽间看到一小片天空,并由此意识到原来可以以这样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且给出了如何通过大量阅读或充实自己的生活来慢慢改变自己的浅层信息层的信息结构,用对自己更有益的、积极的信息逐渐代替那些消极、负面的信息,进而使整体的思维模式获得了一次全面的改观和提升,而一旦思维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