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 罢兵事休养生息
第二十七节 罢兵事休养生息 (第2/3页)
能跟任何人商量,怎么办呢?”马超搜肠刮肚,仔细回想历朝历代成败得失,与今时今日互相印证,虽对历史不甚了解,但也有所收获。
几日后,长安城外,各衙各曹精选之吏员已整装待发,李迪等随行相送。
李敢攀住姜冏肩膀,道:“仲奕兄,前些时日,小弟荐兄前往潼关为将,大将军业已首肯,我兄却推辞不就,为何今日愿往河套为尉?”
姜冏肃容道:“去潼关为将,乃存孝之私情也,往河套为尉,乃公务之调遣也,为兄岂能因私废公?”
李敢叹道:“仲奕兄刚直不阿,小弟佩服,只是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聚,你让小弟再寻何人饮酒?”
姜冏大笑道:“存孝海量,为兄自愧不如,久闻大将军千杯不醉,存孝何不择日前往领教?”
李敢亦大笑道:“择日不如撞日,我等这便去寻大将军,大醉一场!”
两人谈笑声颇大,众人无不侧目。原来那日为王达老母贺寿,姜冏豪饮一坛,致使李敢醉倒之后,但凡无事,李敢皆往寻姜冏斗酒,一来二去,竟相交莫逆,李敢更是拜姜冏为兄。
众人寒暄许久之后,李迪朗声道:“此去辛苦,迪谨代大将军谢过诸位。”
众吏员连忙还礼,然后随护送军兵往河套进发。
经过几天的思考,马超终于整理出一套方案,仔细梳理一遍后,下令除庞德、杨兆以外各军主将及各州郡主官前来长安议事。
十数日后,众官将陆续抵达,齐聚大将军府。
马超居中高坐,开言道:“诸位,鉴于我军兵力不足,故后续几年暂歇兵事。然雍凉如何发展,诸位可有建言?”说完遍视众人,见李迪、杨阜等文官低头沉思,马休、马铁等武将木然站立,堂下一时寂然。
马超等待片刻,见仍无人进言,遂直接开口道:“超近日思得几策,还请诸公议之,其一乃征兵之事。”见众人皆目视自己,遂接连问道:“雍凉现有人口几何?粮草足够支用多久?我军在伍兵员多少?”
李迪首先出列道:“主公,各地百姓皆已记录在册,雍凉各州自开始行民屯至今,除河套外共计十八万六千五百余户,人口一百一十余万。其中羌氐等族之民约占四成。至于粮草,可供十万大军食用两年有余。”
李开亦出列答道:“各军共计近八万人,其中敦煌、潼关皆为一万五千军,河套有军三万,狄道、散关各屯军五千,余者皆在京兆。”
马超闻说粮草丰足,大喜,只因所思之策皆需粮草足备方能实施。略加沉吟片刻,道:“文优明日行文三辅,着征适龄青壮参军。所招之人造册后尽数交于李敢,严加训练。”二人领命。
张既道:“大将军,秦川郡亦有适龄青壮,是否征之?”
杨陵、郭奎等闻言,亦出列言道本郡亦有。马超遂令李开行文雍凉各郡,所征之兵于各郡治所集结,再令李敢遣人分批引回长安。
郭奎拱手又道:“主公,武威军屯人等皆已返乡为民,但去岁落雁谷四千俘虏如何安置?”
马超闻言先是愕然,忆起此事后,对郭奎道:“适龄之人征召为兵,前往青泥隘,由赵胜统之,余者发往河套为民。”郭奎领命入列。
杨阜问道:“主公,若羌氐等族青壮亦愿参军,该如何处置?”
马超正色道:“我军治下,羌氐诸族与汉民无异,日后鲜卑、乌桓、匈奴等族若真心投效,亦与汉民无异,义山万不可区别待之!”
杨阜闻言心下暗觉惭愧,诺诺入列。征兵之事就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