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节 定终身孙策晋位
第九十七节 定终身孙策晋位 (第3/3页)
之心,肃不如也!”言毕,便转身奔回,请见孙策。
周瑜自回营整军不提。
少时,亲军唤鲁肃入见,施礼毕,孙策以为其又来相劝,遂出言道:“策意已决,子敬无需再劝!”
鲁肃言道:“肃并非劝阻主公,只因方才忽得一计,既无需损耗军兵粮草,又可令主公威名大震,且不会结怨马超,故而请见。”
孙策喜道:“子敬果有良策?”
鲁肃再次拱手,言道:“主公只需修书一封,送往洛阳曹仁处,言称欲统大军十万,攻打青泥隘,请其出兵相助即可。”
孙策讶然道:“然后若何?”
鲁肃道:“只需如此便可。宛县至洛阳,快马来回二十日足矣,主公可先行整军进屯武关,并发战书送往长安,届时若主公仍有不满,肃愿亲为大军锋矢,攻打青泥隘!”
孙策见说,犹疑不信,问道:“子敬究竟何意?”
鲁肃道:“此策耗时不过二十日,且并无碍大军起行,主公何不试行之?”
孙策略微思忖,然之,当即修书,遣人飞马送往洛阳。
却说曹丕用司马懿、陈群之谋,平定兖、豫、司三州,并征得新兵数万,正面见曹操,请令由司马懿统之。
曹操闻言,沉思不语,半晌后,摇头道:“司马仲达虽谋略过人,但乃文弱之人,兼且年幼,不足为将!于禁随孤征战十数年,战功卓著,深谙兵法,且长于练兵。眼下其已于武关退兵,不日将至,届时便令其操练新军即可。”
曹丕闻说呐呐,又进言道:“父亲,前日陈长文上书,献九品中正制,孩儿以为,此制实乃治政良方也,还请父亲过目。”言毕,呈上书帛。
曹操接书,观之良久,目视曹丕道:“此制虽层次分明,言之有物,但以孤度之,眼下不宜采用,个中因由,子桓岂不知焉?”
曹丕懵懂道:“孩儿愚昧,还望父亲明言。”
曹操见说,略微摇头,叹道:“马超不灭,此制难行。。。”言毕,挥手令退下。
曹丕见其父满面失望之色,暗觉惶然,又不敢再问,只得叩首辞出。正欲行时,忽亲军急报,言称前将军有书送至!
曹操骤闻曹仁有书至,以为马超来犯,不由大惊!急取书观之。
览毕,暗松一口气,吩咐召集众谋士议事,又唤回曹丕,嘱之道:“子桓在侧旁听,静立即可,不得多言!”
曹丕暗喜,再叩首领命。
少时,贾诩等鱼贯入内,参拜毕,曹操令众人遍视曹仁之书,稍待片刻后,出言问道:“诸公有何见解?”
程昱首先出列,拱手道:“孙策果为恃勇少谋之辈,青泥隘紧邻长安,雍州铁骑三日可到,其竟约请前将军共伐之,真无谋之辈也,实不足虑。魏公不予理会即可!”
荀攸摇头道:“仲德虽言之有理,但若不遣军助之,其必大败,败则只恐南阳不保,继而危及许都,故不得不助之。然若助之,又能奈马超何?陡耗粮草而已。孙策麾下人才济济,为何无人劝谏?”
曹操亦思之不透,遂问贾诩道:“文和有何高见?”
贾诩见问,忙出列,拱手道:“魏公只需上表请封孙策公位即可。”
曹操闻说,略作思忖,乃悟,捋须大笑道:“孙伯符虽壮勇骁烈,然所思所行与小儿何异?请封公位恐不得其意,孤欲上表朝廷,封其为吴王,文和以为如何?”
贾诩微笑道:“若马孟起亦如孙伯符,魏公便可高枕无忧矣。”
众谋士皆多智之人,早已恍然,闻言尽皆大笑。
月余之后,朝廷天使抵达宛县,宣读圣旨,封孙策吴王,冕十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銮仪,出警入跸,允建吴王宫,立王后世子。
孙策大喜!正欲跪接旨意,鲁肃上前攀住,叩首道:“主公不可!此乃曹操之计也!若接旨意,失大义于天下也!”
忽又有一人出列,亦进言道:“岳父切不可受封王爵,可暂称吴公,以待时而动,若称王,恐遭非议!”
孙策视其人,乃女婿陆逊也,闻其言,斥道:“此乃陛下钧旨,何人胆敢多言?”
陆逊闻言,见其略有松动,忙接着道:“昔日曹操救驾,迎天子于许都,此乃盖世之功也!其不过僭位丞相,天下诸侯便皆以****称之,何况岳父称王乎?”
孙策醒悟,谓之道:“若依伯言之意,该当如何?”
陆逊道:“上表坚辞王位,请封吴公。”
孙策略作思忖,从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