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激发灵觉

    第三章 激发灵觉 (第2/3页)

正本能的往院子里跑,可是走了几步觉得不对,因为声音竟然是从书桌上传来的。当他再次把目光投向书桌时,一下子被惊呆了。

    桌上的铜镜,正在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镜面里正显示着一个诡异的场景:道观里,张正躺在床上昏迷不醒,一个须发花白身穿道袍的老人,正在一旁焦急地呼唤着。

    “咦?这不是我和师父吗,那我现在又在哪里?”

    就在愕然间,铜镜突然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吸力,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地,把张正从头到脚就吸了进去。

    张正顿时觉得天旋地转间无法呼吸,觉得身子似乎都被拆散揉碎了拉长了,再塞进一个长长的通道,再后来耳边就响起了师父焦急的呼唤。

    “张正,醒醒。徒儿,醒来……”

    慢慢地,张正睁开了眼睛,看到了一张焦急而又不失慈祥的面孔,正是自己的师父李长庚。

    “唉,原来是个的梦。”张正突然觉得有些失落。

    “张正,你还好吧,快起来,为师为你包扎一下伤口。”说着老道就把张正从床上小心翼翼地扶了起来。

    昨天老道李长庚去山中采药,在返回途中遭遇了大雨,眼见无法行路,便干脆就到山上一个相熟的老猎户张老景那里借住了一晚。今天早上才返回的道观,却不料看到徒弟正一脸血污的昏倒在床上,可把他给吓坏了。

    见徒弟醒了过来,老道总算长出了一口气。赶紧把他抱下床来,给他清洗伤口,上药包扎。考虑到张正失血不少,老道又把张正带来的那罐野鸡汤热了热,逼他喝了下去。

    其实张正觉得自己没什么事儿,但架不住老道坚持,这下倒好,给师父带来的野鸡汤又悉数进了自己的肚子。

    看到徒弟并无大碍,李长庚才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昨夜的雷雨大作时,一道闪电劈断了道观后边的一棵百年老樟树,断落的树枝正好砸在了房顶上,把一些屋顶给砸坏了,碎裂的屋瓦四下飞溅,其中的一块砸伤了张正。

    安顿好张正,老道开始收拾床铺,他先把那只瓷枕抱起来,轻轻放在一旁,又把满是血污的床单换了下来。

    冷不丁看到那个瓷枕,张正一时间愣住了,感觉似乎跟自己有了一种联系,而且看起来跟昨天也不大一样了,具体有啥不一样,他也说不出来。于是,他就顺口问了一句,“师父,能给我说说这瓷枕的来历吗?”

    “哦,它呀,也算是有年头了,说来也是师门传下来的东西,具体多少代谁也说不清楚,可惜只是个枕头。”李老道说道。

    “怪不得看起来非同寻常呢,原来是古物。”张正喃喃说道。

    瓷枕这种物件,始创于隋代,流行于唐、宋、元,是夏令时的寝具。古人认为瓷枕“最能明日益精,至老可读细书”,所以无论富贵贫贱都极喜好。道士是很讲究养生的,所以用瓷枕不在少数。

    说起来,李长庚的这只瓷枕还真有些不凡,它的造型是一个俯卧于枕座上的小男孩。小男孩脑门宽阔,两耳肥大,眉毛高高挑起,眉下是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眼神中透出一股子灵气。

    小孩的鼻子小巧挺直,嘴唇略厚,胖胖的两腮和肥肥的下巴,衬托出脸颊与下巴的丰腴。而抱拢双臂,和向后举起的两只小腿,更让小男孩顽皮逗人。

    直到后来张正才知道,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孩儿枕,出自北宋定窑,再后来,张正又碰到过一只,不过那是在故宫博物院的展厅里。

    说起来李长庚的这只枕头也挺奇特,从北宋到现在已有千年的光阴,这期间不知历经了多少天灾人祸,可瓷枕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连一丁点磕碰的痕迹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