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十虎将
魏国十虎将 (第3/3页)
亦可见张郃在军中的威望。
No.7亚夫之才——徐晃[字公明]魏国五良将之五。原跟随杨奉,曾保护汉献帝东行,有功。后降于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
曹操:“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三国志魏书17徐晃传》)
曹操:“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三国志魏书17徐晃传》)
徐晃最闪光的一战,无疑是解樊城之危。曹操都没有料到他能解危,自己亲统大军在后,并调回了张辽等名将,说明了当时形势关羽占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指挥得当还可以收复荆州。可曹操军还未至,樊城之危就被徐晃解了。“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这可是一场苦战,并不象演义里关羽受伤里他乘虚而入那么简单,看看曹操的评价就知道了:“荆州兵围崭鹿角数重,徐公明深如其中,竟获全功,孤用兵30余年,未尝敢长驱竟如敌围,公明真乃胆识兼优者也”。三国志里曹操如此评价:“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陈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陈不动。得到曹操如此的评价的人,恐怕没有几个。他无论在对峙刘备还是周瑜以及诸葛瑾都无败绩,是曹营中也是三国里最为骁勇善战的将领之一。
No.8鬼神之勇——曹仁[字子孝]三国时曹魏名将。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仁从曹操多年,屡立功勋。官渡之战时,曹仁从围高干於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示意「围城必阙」,曹操从其言,城池果然立降。录前後功封都亭侯。自此曹操倚曹仁为南方屏障,封仁征南将军。镇守荆州时,仁曾拒吴将周瑜於南郡,又拒蜀将关羽於樊城,其间又行安西将军西拒马超。文帝时,拜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诸州军事,进封陈侯。又与徐晃共攻破陈邵,进军襄阳,拜为大将军。後曹仁奉诏移屯临颍,左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合肥。仁於黄初四年去世,谥曰忠侯,享年五十六岁。
《傅子》有载云:「曹大司马之勇,(孟)贲、(夏)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
陈矫曰:「将军(曹仁)真天人也!」(《三国志魏书九曹仁传》)
在决定曹操集团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官渡之战中。袁绍趁曹操主力在官渡于自己对峙时,派遣刘备率军攻略曹操的后方,大批郡县开城投降。而韩荀又于西路试图切断曹操西路的补给线。许都以南的人民都人心惶惶,士气浮动。曹操为之大为头痛。局势若再发展下去,将会是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在这时,又是曹仁提出了正确的见解,他提出南方各县投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刘备军的强大才背叛求生,刘备刚开始统率袁绍的部队,不能得心应手,如果发动攻击,可以击败。曹操遂令曹仁率少量骑兵攻击刘备,曹仁不负所托,大破刘备军,收复所有叛变的郡县。又于鸡洛山大破韩荀军。至此,袁绍就再也不敢分兵骚扰曹军,战场的主动权已逐渐转到曹军手中。曹仁与徐晃等人于此时又频繁出击,烧毁袁军粮车,吃掉袁军散兵,令袁绍军疲于奔命,陷于被动局面。为曹军最终发动乌巢战役,结束官渡之战打下了基础。在他一生的战役中,可以看出,曹仁统御力极高,可以从他激励士兵的能力看出,战张绣,守江陵,守樊城都能激励士兵,得到士兵的信赖。这种能力,也帮助他成为了守城战的高手。其胆勇更加是无庸置疑,历史中的三国好象还没有多少人能象他那样带着几十人两度冲入几千敌军中抢人。如此攻守俱佳,勇武无敌,可靠,稳健,尽忠尽职的将领,其综合能力,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也许他的表现不会很突出,不会很抢眼,但毫无疑问的,他是一个实而不华的,可以让人放心的将领。也许,曹仁的能力足以让曹操说“吾有曹仁,何足惧哉!”
No.9义薄云天——庞德[字令明]少年时任郡吏及州从事。从马腾进击反叛的羌、氐等外族,数有战功,迁至校尉。曹操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时,郭援、高干等略河东;庞德时随马腾之子马超拒战郭援、高干于平阳,为军中先锋,进攻郭援、高干,大破其军,更亲斩郭援首级,于是拜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马腾被征为卫尉,庞德便留属马超。曹操破马超于渭南时,庞德随马超逃入汉阳,保守冀城;不久又随马超投奔汉中,从属于张鲁。曹操平定汉中后,庞德便随众投降。曹操素闻其骁勇,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后庞德领军与曹仁共攻宛城,斩叛将侯音、卫开,遂南屯于樊城,以讨关羽。其时樊城诸将以为庞德之兄庞柔时在汉中,对庞德颇有猜疑;庞德遂奋意力战,深为关羽军所忌惮。军败后庞德誓死不降,结果为关羽所俘杀。曹操闻知此事甚为伤悲,为之流涕,于是封其二子为列侯。
◆文帝赐谥策曰:「昔先轸丧元,王蠋绝脰,陨身徇节,前代美之。惟侯式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寡人愍焉,谥曰壮侯。」(《三国志魏书十八庞德传》)
◆陈寿评曰:「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三国志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No.10温文而雅——李典[字曼诚]李典早年跟随从父李乾效力于曹操,在吕曹交战期间,李乾因不肯降敌被吕布手下薛兰,李封所杀,李典助堂弟李整杀敌报仇,李整死后不久李典就被曹操任为离狐太守,中郎将,此后战役中李典多负责粮运后勤,直到任夏侯惇副将讨刘备后才逐渐调到前线作战。李典向来与张辽,乐进不和,但他却不会因私怨而耽误公事,还大败孙权,因此被封为破虏将军,都亭侯,死后被追谥为愍侯。
陈寿:李典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
相比以上9位将军,他应该算是最儒雅高贵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