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2)

    另辟蹊径(2) (第2/3页)

子进行集中训练,讨论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建议,但响应的很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各部军事主官从自身考虑,希望能从自己的队伍里带出第一支特种部队,拔得头筹,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我还要去上边沟通、争取一下。这样,咱们分两步走,明天我到军委商讨这件事,你和张怡在这里留守,明天会有一批先期的工作人员前来报道,张怡负责安排一下,你着手写个计划出来,都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什么设备等等,尽量详尽些,你们还有什么补充吗”顾长辉一口气布置完,抬眼看着薛明和张怡。

    “我没有问题了。”张怡看了看薛明。

    “还有一个就是训练地点,您和老总们商量一下,最好一起定下来。”薛明说道。

    “应该有些眉目了,明天我再确定一下,时间也不早了,走,咱们吃饭去”顾长辉拿起自己的帽子,三个人一同走出了办公室。

    命令很快就下来了,最终批准他们的计划,并且初步确定面向全国大中城市招收两千五到三千名1972--1973年左右出生的孩子。同时严令各部全力配合。

    举国体制下优点就是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去办成一件事。

    在一周的时间内,一大批后勤保障人员包括陆续到达,还有一部分从各自所属部队直接赶到他们的临时集结地——西南军区某部的一个军区招待所。

    而最让他们兴奋的是训练基地有了着落,一个刚刚闲置下来的、巨大的人防工程,说起这个基地,还真让顾明辉和薛明喜出望外,因为它大大的出乎他们的预料。

    那天当顾长辉赶到总部去汇报情况,对于从社会上招募一些适龄人员进行长期封闭驯练的建议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某一方面也和总部的想法相吻合,同时也避免了各方的利益之争。顾长辉又进一步提出要尽快落实训练基地,这样就可以让先期工作人员提前进人做准备,当全体队伍进入后就马上可以投入训练。

    总部首长非常理解他们的急迫心情,带着顾明辉来到一个战备值班室,直接指着墙上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告诉他,已经安排好了,位置就在西南C城背后的群山之中,离当地驻军很近,这样安排一是便于警卫保密,二是也可以就近的到当地驻军的协助。顾长辉喜出望外,这一趟两个最迫切的问题都解决了,后边就是搜罗各种专业人才担任教学任务,相比前两项,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因为部队本身就是一个偌大的人才库。

    其后的几天里,顾长辉和薛明忙得几乎团团装,他们先确定了人员配置,专业教官都从一线部队和各军事院校抽调,特殊需要从社会上各专业单位借调。而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选材,为此他们就讨论了整整两天,又和一些专家共同探讨、研究,最终制定了一个详尽的选拔与测试标准,考虑到训练期间会有意外原因出现减员情况,他们把招募人数定在了三千五百人,按薛明的话说,如果这三千五百人能有五分之一的的人坚持下来,那就将是一支令人胆寒力量。

    在招收的人数确定下来以后,他们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