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计未成再施一计

    第七章 一计未成再施一计 (第2/3页)

更觉得自己是低嫁了,对李识只有横眉冷对。父亲李钊为安抚严氏,将数间生意兴隆的铺子交到她手上经营,他却亲自带了伙计四处奔波,以致积劳成疾卧病在床。李钊病倒,生意只能靠几个跟随多年的心腹掌柜和严氏支撑,不想掌柜和伙计们接连出走,有的还卷走了大量财物,李家很快败落,就连交给严氏的铺子也是惨淡经营入不敷出。最终父亲含恨离世,只能一口薄木棺材下葬,严氏纠集家人威逼李识写了休书……

    那个时候,李媛早已被秦家人送进庵里“静养”,当然,即便仍在秦家,依然还是有名无实的少夫人,有心无力。后来兄长李识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再无音信。

    那个时候,李媛通常会想着,如果父亲不是逼着兄长读书科举,而是尽心栽培,将家业交到他手上,会不会是另一个结果?据说兄长幼时机敏,四五岁就把算盘珠子拨拉的分毫不差,被各大掌柜夸赞了许多年。

    父亲啊,太过顽固!他自己被士族,读书人鄙视,便狠了心不要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辙。却不想阶级之别,哪有那么好跨越的!

    之后的几天,李识派了小厮留意外面的消息,沸沸扬扬的到处都是相王到来的消息,严家的事根本没什么人在意。小厮费了不少功夫,几乎是守在严家门外,跟踪严家人进出,终于带回了好消息:严氏的兄长突然吐血昏迷,被诊出暗伤,严家人顿时哭哭啼啼,要闹到府衙大人跟前请他公断,风头逆转。对方也不是善茬,挑着脚大骂严家人装神弄鬼。严家人得了“高人”指点,也不会骂街,严母带了贴身老妈子堵在府衙门口终日啼哭不已。最后府衙大人没办法,将两人都斥责一番,各自罚奉两月,自己回家看伤养病不提。

    李钊的媒人被赶了出来,带去的礼品都给扔到了街上,显然早已憋了一肚子气。

    打听到这些,李识后怕不已,幸亏这亲没结成,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