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春校园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章 青春校园 (第1/3页)

    周末和节假日的学院白天很冷清。早餐后,同窗好友或同乡校友相约纷纷走出校园,或去逛街购买生活用品,或去看电影、录像,或去其他学校会同学老乡,或去公园景点游玩。

    像我这样,习惯于以山川和标志性建筑物为出行坐标指南、道路记前后左右的来自山水之乡的同学,在当时出行无地图、指路说东西南北的华北平原上,面对个个环境风貌相仿的乡村、条条街道建筑相似的城市,若没一个来自本地的同学随行,稍离学校远一点迷失方向是常事。

    好在很多时候大家也并无非去不可的地方,无非是打发时间罢了,索性就随遇而行,只要能按时返回学校即可。相对而言,学院周围就近的电影院、录像厅、台球室及商店就方便熟悉多了,没事常常在这些地方溜达。每当翻看到那时在邯郸赵王台、釜阳河、石家庄正定《红楼梦》电视剧基地拍摄的老照片,那段时光就会在心中流淌。

    周末和节假日晚上,学院里会举办很多联谊活动,有班级、系及学院学生会组织的学生联谊活动,也有教职工联谊活动。大学联谊活动,其实就是舞会,为表明大学学院舞会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的目的,又与社会上空虚、颓废、寻求刺激的舞会相区别,所以就叫联谊活动。在那样的夜晚,教学楼的教室、食堂的餐厅被装饰得光彩夺目,舞曲优扬动听,三五成群的同学结伴在各个联谊会场穿梭。

    我进校参加的第一个联谊活动,是动力系组织的新生联谊会。那次联谊会会场由班委负责布置,教室的屋顶到周围墙壁斜拉着三角形绸彩带,间隙地系着彩色气球。屋顶到四个墙角各布置一条下坠的通电彩光线,可随时变换色彩。靠四周墙边,摆放两排回字型课桌,桌上瓷盘里盛放着苹果、糖果、瓜子。讲台方向的墙面布置着红纸黑字的“新生联谊会”横幅。

    那次联谊活动系领导到场讲了话,大意是:欢迎同学们来到学院长动力系学习,你们是万中挑一的天之骄子,是国家栋梁之材,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要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素质,学院有如何如何的光荣历史,学院领导又如何如何的关心学生,学院学生在校和走上工作岗位后比其他大学学生的待遇如何如何的好,最后还不忘用校规校纪敲打敲打了我们。接着班主任袁老师组织同学分别作自我简介,然后就是舞会登场。

    精于此道的同学显然太少了,像我这样面浅又不会的同学很多,前面五六首曲子,仅有七八双人在场上,有三分之二的都一直坐在那儿。就上场的来说,有10来位感觉跳得舒展而优雅,另几位勇气可嘉,但肢体僵硬、笨拙,活像熊瞎子醉酒巡山。为把气氛调动起来,班主任把坐着的同学分批请上场去,让跳得好的带着,边学边跳。

    轮到我这儿,她把热情开朗的文体委员袁薇拉到我面前对她说:“这小子交给你了,调教好了,下次要看你们表演哈!”,尽管我和袁薇同系又同英语班,在此之前却鲜有接触。为不扫老师和同学们的兴,我还是大胆的上场了。一个跳舞缺兴趣、少天分、无基础的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学跳舞,可想而知有多紧张、滞重、笨拙,几曲下来手心和脑壳上都在冒汗。

    大学第一年,英语班开设公共英语课程,由Cathy(凯茜)和泰和老师共同执教。Cathy看上去30岁不到,金发披肩、高挑白皙,落落大方、热情爽朗,总是露出迷人的微笑。泰和老师40来岁,浓眉大眼、高大帅气,沉稳干练、不苟言笑,儒雅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