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闲游偶遇

    第七章 闲游偶遇 (第2/3页)

have a good time!”。

    九点过,走出家门,绕行到天曌山林场招待所对面的志勇家,他家里人说还没回来。我、志勇和秋桐初中时是同班同学,高中时我和志勇同在广中但不同班,秋桐在宝中。途中又路过几个同学家还是人不在。于是,我决定先去千佛崖,再去新华书店看看算了。

    千佛崖景区,位于城北5公里的嘉陵江东岸,与皇泽寺隔江相望,古城道险阁---石柜阁就在崖南头。坐公交车到将军桥广元酒厂下,再步行几分钟就到了。千佛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十三层重重叠叠、密如蜂房的造像龛窟。

    据清咸丰四年(1854年)碑文记载,全崖造像达“一万七千有奇”。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有一半以上的造像被毁,现仅存龛窟400多个,大小造像7000余躯。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

    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窟、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窟、清代藏佛洞等。

    居于中心位置的大云洞,造像规模最大,共计造像234尊,左右两壁雕有148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为一尊高大弥勒佛立像,据传此弥勒佛是女皇武则天的化身像。

    公元690年,即唐朝天授元年,武则天正式登基时,洛阳白马寺法明和尚薛怀义等12名高僧,为迎合武则天当皇帝的需要,撰写《大云经》呈武则天。《大云经》中称武则天是弥勒佛降生,应代替李唐做皇帝。武则天看后大喜,亲笔作序,颁布于天下,且令各州要营造大云寺,以珍藏《大云经》。

    她的家乡利州因此就在千佛崖建造了大云洞,并塑造了这尊弥勒佛立像以及后壁龛中二圣——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按中国传统本应男左女右,但千佛崖塑造的二圣排列却是女左男右,且人物位置是男高女低,体现了设计者煞费苦心的巧妙构思。

    从千佛崖出来,步行到将军桥酒厂公交站,再坐公交到东山公园北站下车,然后穿街过巷去往位于LC区的新华书店。新华书店里冷冷清清,图书以小学到高中的各科辅导书、习题集、考试真题、词典字典、毛笔字帖及课外阅读书等居多,不大的小说书架上基本上摆放的是国内外名著。走马观花转一圈,也没有啥想买的书,就走出书店大门,来到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

    在路过政府街时,我忽然想起,秋桐在信中曾经说过她在这条街上的农行上班。巧之又巧的是,在银行门卫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