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冷月夜归

    第九章 冷月夜归 (第2/3页)

实太破费了!”

    “很多兜里有钱的人,已开始追求精神刺激和高档享受了。这种地方是专为为有钱人和纨绔子弟准备的,女士不收门票只不过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此猎艳消费罢了。靠父母供养读书的穷学生还是不来为妙。”志勇不无感概地叹道。

    “也不好一概而论,你我不也因同学聚会去了吗!不可否认舞场里肯定有抱着寻求刺激目的而来的人,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来交朋会友、休闲娱乐的。当然,如此高价的舞会,对自己还没挣钱的学生来说,体验一下就可以了。”我笑着回应道。

    “今天晚上秋桐带个同事来跳舞,你有基础真应该跟着她们好好学一学。浪费别人钱和表情不说,坐在那儿也浪费时间。”志勇略有责备之意地说。

    “不会跳总是可以被谅解的。当着你和她们的面,怎好丢人现丑呢!坐在那儿,和你聊天,倾听着《光阴的故事》、《痴痴地等》、《我只在乎你》、《昨日梦已远》、《梁祝化蝶》等婉转悠扬、惆怅悲切的曲子,看着西装革履的帅哥、花枝朝展的靓女随着音乐节奏,曼妙舒畅的舞动,不也是一种享受嘛!”我坦然地说。

    “噢!明白了。你是好面子,怕自尊受伤害所以才龟缩在角落里。按理说,你性格开朗、活泼,读书一直很顺,应该更加阳光、潇洒才对呀!为啥也喜欢听哀歌?”志勇好奇地问道。

    “喜与悲,就像白天与黑夜一样,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不断交替轮换。正所谓‘文以载道,歌以咏志’,优美哀挽的故事和歌曲,具有跌宕起伏的悲情悲壮故事,或悲痛欲绝的幽怨真情,盖能与人内心的伤痛或渴望相契合,激发人的感同身受、悲悯愁苦之情,净化人的心灵灵魂,从而引起人的共鸣吧!”我边搜肠刮肚地回忆着《音乐鉴赏》上对哀挽歌曲的论述,边字斟句酌地回答道。

    “有悲苦经历的可能更理解、喜欢悲剧悲歌吧,另外一些人或许是无病呻吟也未可知吧!”志勇肯定地转头望着我说。

    “喜欢悲剧悲歌的人应该都是多愁善感、情感细腻之人!”我也补充道。

    走上高中时期往返家和学校的路后,惬意的冷月清风,让人的脑海翻起了高中记忆的风浪。从桥头公交站到乌龙山南端,有那么十几分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