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祭奠英灵

    第七百三十一章 祭奠英灵 (第2/3页)

因为身份的嫌隙,倒是没多少人提及。甚至还建议孛儿帖,下令不准术赤离开驻地。

    如此,蒙古草原的形势,就一下子变得岌岌可危起来。但对大元来说,却是大好之局。

    之前还担心颠覆夏国王位,引来蒙古人的报复。但现在,蒙古有了大乱之象,反而威胁顿消。甚至拿捏得好的话,还能够利益最大化。

    大元朝堂,出兵扫荡蒙古草原的呼声就渐渐高涨起来。

    这日,李承绩在马鲁城北的烈士碑祭奠英灵,淑妃察言应召伴驾。皇后因有了身孕,所以不宜随行。

    烈士碑就建在马蒲运河边上,原本的戈壁山因有河水的流经,已经长满了绿植。现在这座山被命名为英雄山,所有死去的大元将士,都会尸体烧成灰,然后埋在英雄山上。

    并且每埋葬一个人,就会种一颗树。有些战场太远,根本难以送回英雄山安葬的,也都会种下用他们命名的胡杨树。

    现在整座山都被胡杨树覆盖,每颗大树上刻着人名。山林的周围修建了围墙,防止有外人闯入,打扰了英灵的安歇。

    由于每年这里都会有祭奠典礼,英雄山的名气也渐渐传开。再加上李承绩提字,各个高官也都趋之若鹜的跟风,所以英雄山已成了一座规模不小的镇子。

    而且靠近马鲁的缘故,还是初次来马鲁的游人们,必定要来的去处。整座镇子没有围墙,从运河边上绵延到英雄山的山脚。已有将整座英雄山囊括进去的趋势。

    笔直的官道从马鲁延伸出来,一直到英雄山的山脚。二丈高的牌楼上,用汉、回鹤、波斯三种文字书写着‘英灵不朽’的字样。

    李承绩和察言是坐马车来的,官道两旁早有禁、卫两军驻守警戒。但这依然挡不住渴望见到天颜的百姓们,他们翘首以待在官道左右两米开外的地界,高一些的地方,则挤满了衣着富贵的老爷们。

    往来运河上的船只也都下了禁航令,但船上还是挤满了人。几乎人人一手一只千里镜,有的爬到桅杆上,翘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