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断绝朝贡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百八十六章 断绝朝贡 (第1/3页)

    萧普古不满地瞪了张俭一眼,心想,一个南院枢密使,什么时候轮到在军国大事上插嘴,难道除了萧孝先的兄弟朝中就没有人了吗,说道:

    “萧孝穆?他人还在南京,调他入朝要多耽误时间,再说他也好多年没有打过仗了。”

    张俭却丝毫没有把自己当外人,朗朗坚持道:

    “我正要说这一点,南京常备兵力五万,为的是防备南朝的突然袭击。南北和盟二十五年,边境除了小的摩擦一直没有大事,开封早已无力进攻,而是专注于防守。宋真宗七年前了,继位的赵祯那时十三岁,直到现在都是刘太后在垂帘听政。这个女人明智谨慎,没有扩张的野心。加之去年西夏李德明夺了河西走廊重镇甘州和西凉,西边威胁迫在眉睫,开封更是无暇北顾。臣以为可以暂时抽调两万兵马征讨大延琳,这比朝中临时集合各部兵马来得更快。留下三万兵力由南京统军使和副留守统帅防边应无可虑。至于说燕王入朝多年没有打仗,臣以为仍比其他根本没有打过仗的武将强得多,而且燕王平时注重备战训练,无论是在北府宰相任上还是在南京,都要求部下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练兵最为严格,可以说南京军是目前朝廷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南枢密怎么会这么清楚南京的事?”

    萧普古顾不得张俭的年龄、爵位都比自己高得多毫无礼貌地脱口而出。军事是北枢密院的权限。契丹官制规定,北面官中,北枢密视兵部,南枢密视吏部。又说,北院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南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张俭明显是越界了。过去南枢密多由汉官担任,而汉官多谨言慎行,不会轻易把手伸到北枢密界内,更不会在朝堂上侃侃议论军国大事。可是他忘了,契丹官制的权限非常灵活,历史上不乏南院枢密使压过北枢密,权倾天下的先例。比如韩德让在担任南院枢密使时的情况。这其中的关键就看最高统治者,太后或是皇帝,更信任谁。

    张俭在汉臣中算得上是个异数。他在统和十四年(996年)科考成功时已经三十四岁。说来有些滑稽,那年科考取进士一共只有三人,他以第一成为状元。然当时的状元并没有那么受到重视,他蹉跎十几年都没机会崭露头角,直到隆绪亲政后才被地方上的节度使举荐到皇帝面前,那时他已经五十岁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器晚成之人。进入中枢之后,他从政事舍人做起,步步高升,如今以六十八岁之龄做到南院枢密使,而且封了韩王的王爵。张俭出身显赫,虽然不属于世家大族最有势力的韩、刘、马、赵四姓,然他的母亲姓刘,是做到契丹节度使、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的刘敏的女儿,他的外祖母姓赵,是后唐时代“北平王”赵德钧的女儿。因而虽然蹉跎多年,但在没有当官和当大官的时候,他的生活也足够优裕,使他能够博览群书游历山川,开阔眼界积累见识,做好了厚积薄发的准备。现在皇帝对他差不多到了事事垂询言听计从的程度。张俭也深感皇帝的知遇之恩,倾其全力,忠心谋国,他并不关心各派党争,只就事论事。这时不介意北枢密的态度,只淡淡说道:

    “天下大事匹夫有责,何况南枢密院。”

    “好了,不必再争。萧普古,北院即刻发出兵符,调三万南京兵马去东京征讨大延琳。这次军事行动萧孝穆为都统,萧匹敌为副都统,奚王萧蒲奴为都监,分头以最快速度到东京城下会合。”

    前线消息陆续传来。

    萧匹敌的五千兵马行动快捷,迅速控制了东京道境内的辽河两岸,把大延琳引发的动乱限制在辽阳以东,这样一来起码朝廷的根本上京、中京和南京不会受到战火波及,朝廷的安全也无需担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