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选拔(一)

    第十八章 选拔(一) (第2/3页)

体育馆,看台上已然坐满了学生,仿佛今天有一场重要比赛。在场边的技术台上,坐着今天选拔的评委,主教练高静,教导主任王苛,以及到学校来参观的退休老市长王市长。校长朱以达则陪同在王市长身边作为观摩。

    球场上布置了圆锥桩,记分牌,用胶带贴了V字形方框,还有一些帮忙的志愿者在场边做准备。

    参加这次选拔的其他同学穿戴好装备在场外进行热身,有的穿无袖T恤,有的穿NBA的球衣,也有的穿国家队队服,五颜六色花花绿绿。不过共同点是,他们大多穿了正规的篮球鞋。

    在这群人里陆源一眼就看到了穿着小短裤和背心的王友荣,上前招呼道:“王友荣,你怎么穿得这么少?”

    王友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我没有篮球服,只能穿初中田径队的衣服来了,幸好我一直带着。”他脚上穿着的还是田径队的薄底软布鞋。

    “你紧不紧张?”

    “我…我不紧张。”

    “不紧张你抖什么?”

    “我想吐……”

    两个人在测试前互相安慰,而白叶看着痴呆二人组穿成这样,好像来参加田径比赛,一个铅球一个跳高,已经不想和他们说话了,假装在一旁做热身运动。

    此时,上课铃敲响了,朱以达照例要说两句,讲明了一下本次选拔的意义,又介绍了一下王市长如何关心青少年篮球事业的发展,这次篮球队选拔终于正式开始了。

    选拔的内容其实也很简单,和每年溧城中学的体育特招生选拔差不多,一共三个项目,V字绕桩运球,3分钟投篮和全场5对5的对抗。

    因为这次选拔时间有限,5v5的对抗被压缩为20分钟,另外两项,V字绕桩运球每个人一次机会,3分钟投篮分两个半场同时进行,这样一节活动课基本可以走完全部项目。

    第一个项目,V字绕桩运球,这一项分三个部分,先是在半场蓝色胶带贴出的V字形方框里进行往返运球,然后在另一半场运球绕过间距不一的圆锥桩,最后到篮下完成三步上篮。

    内容是非常的简单,任何一个会打球,有一定篮球基础的人都可以轻松完成,关键是在多长的时间里完成,并且不能够有失误,这考验球员的运球基本功。

    V字形运球不同于直线运球,由于胶带贴出的区域很窄,运球时又不允许球和脚踏出框外,所以在弯折处必须非常小心,调头的时候也要控制好重心。

    第一个上场的同学,就因为过度紧张,导致调头的时候没有把控好惯性,直接踩出了框,不得不从头开始。

    白叶第三个上场,他一走上气势就完全不同,场边的很多学生也开始哄闹起来,白叶在学校已经出名,学校的贴吧上甚至开始出现他的粉丝团。

    从中线出发,沿V字框运球,左手运球,拐弯换右手,调头再换左手,拐弯第三次换手,顺利走完V字运球关。

    到了另一半场,面对间距不一的圆锥桩,白叶脚步扎实、稳定,运球一丝不乱,没有胯下,没有背后运球,就是简单的体前运球,有条不紊地过了圆锥桩这关。

    最后三步上篮,看似最简单,但经过圆锥桩绕来绕去后,如何在短时间把控好距离,调整好脚步,又是一个小考验。第二个上场的同学就因为没有调好步子,直接被吹了走步,重新上篮。

    可对白叶来说,这当然是小菜一碟,他在适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