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名花有主

    第十五章 名花有主 (第2/3页)

    “报社文字编辑?染织厂?那你是怎么接触到电子计算机的?而且有这么深入的研究?”

    胡一亭站在大操场边,沐浴在温暖的金色阳光下,脑门子上已经开始出汗,他在想如何撒谎,嘴上却丝毫听不出心虚:

    “我的同桌张百尺家里有电脑,我去他家接触过,之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自己找相关书籍阅读。嗯,还有,我爸单位里也有电脑,经过接触和学习,我发现微电子的世界非常美妙,这是一个物理与数学的顶级殿堂。在这个殿堂中,我对于计算机指令集逐渐产生了兴趣。”

    胡一亭索性放开了往下扯:“处理器通过预装不同的指令集,配合集成的特殊元器件,来执行某类专用程序,可以让处理器在各种领域发挥强大的效能,使之可以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不同层面,比如说工业机床、生产线、发动机、娱乐电子等等。”

    孙老师闻言既惊讶又欢喜,觉得自己发现了一棵非常好的计算机苗子:“那么说你完全是自学成才?你论文里那些应用的书籍和论文,你都看过了?那些算法,都是你自己研究出来的?”

    胡一亭理直气壮地道:“是的,都看过。”

    “那里面有些论文,市图书馆里都找不到,你是哪里看的?”

    胡一亭抬手,用袖子在额角擦了把汗,道:“去年我父亲去北京参加新闻出版总署办的培训班,暑假里我也去了一趟,旅游的同时,顺便去国家图书馆查阅了这些资料。”

    胡一亭这番话半真半假,去年他确实到过北京,不过是借着探望正在参加学习的父亲,顺便旅游罢了。

    孙博是个老实人,哪里知道胡一亭是个重生的妖孽,闻言,立刻搓着双手,激动地道:“那太好了,兴趣是打开科技之门的钥匙,你有兴趣,又肯钻研,真是难得。”

    “谢谢孙老师夸奖。”

    “胡一亭,你能不能保证论文引用的内容正确无误?毕竟你写的时候不在北京,很多标注都凭着记忆,一定有偏差吧?”

    胡一亭对自己惊人的记忆里非常自信,大声道:“绝对不会错的,我记得很清楚。”

    孙老师心想年轻人盲目自信是通病,这方面只能自己求证。

    “胡一亭,我考考你,你不介意吧?”

    “您尽管说。”

    孙博蹲下来,从跑道边沿捡了一块小石子,就在煤渣操场上画了起来。

    没等他写完,胡一亭已经看出这是一个病态函数。

    “孙老师,你不用继续写了,这个病态函数处处连续又处处不可导,可用傅里叶分析求出近似曲率,进而在一定范围内用黎曼积分求出极值。”

    孙博一脸惊讶地扔掉手中石子,站起身来,欣慰地对胡一亭重重点头。

    “好!很好!胡一亭,我打算推荐你的论文去省里,你可要想清楚了,万一你的论文结论错误,或者引用不实,这可是要影响我市的竞赛成绩的。何况你引用的这些书籍和论文,很多我都没看过,你说我的推荐评语要怎么写?”

    胡一亭从见到孙博那一刻,已经猜到自己的论文要被推荐,如今得到证实,心里高兴之余,指点道:

    “这容易,您就这么写:这是一篇难以在一般的学术水平上评价高低的论文,考虑到作者是一名初中生,因此更加无法用简单粗拙而又大而化之的概括来描述或者无保留推荐。比如:‘好,不好。行,不行。可以,不可以。完全赞同,不赞同。’等等确定的语言。

    假如一定要我明确表示,我只能说,就目前情况而言,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全局,纵览古今教育事业的发展,回朔历史上科技竞赛的每个重要节点,考虑到各地学生的平均水平,分析总结下来,也许可以认为,综上所述的一切概括来说,我们可能会发现,尽管這篇论文也许有不如人意之处,无论如何,恐怕这是一篇前景微妙的论文,我们只能如此预期,但愿这一切都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我们绝不能凭借自身有限的知识和判断能力,给予科学任何不负责任、有待商榷的绝对保证,对于学生论文也是如此。希望上级评委能考虑到各地发展的不平衡,给予這篇论文正确的指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