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委托代工

    第618章 委托代工 (第2/3页)

大部分内容,有些关键环节则直接由胡一亭开口解答。

    在一些工艺上双方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胡一亭当然也不愿意透露重光的制程工艺,毕竟他在前世,最高已经接触到了22纳米制程的一些技术,对50纳米以上的工艺有着极其成熟的掌握。

    “这部分的原理嘛……”胡一亭面对孙世伟的追问,挠挠头道:“……恕我不能透露,但我可以保证这个设计是合理的,实验室证明不会影响良品率,你们尽管按我们提供的参数要求来做,我们重光湖研所的工艺实验室里已经证明了,这是可行的,不会出问题。”

    孙世伟见胡一亭不肯解答其中的设计原理,只好点头:“那这一部分我先按贵方的参数来做,要是不顺利,我们联电再用其他方式解决,这里其实和IBM去年给我们的嵌入式处理器的工艺很接近,我们已经做的很熟手了。”

    “那就好。”

    “我这里还有个问题……”

    由于重光方面展现出了在工艺上的深厚功力,孙世伟很希望就对方采用的制程工艺上进行深入的技术交流,他直觉的意识到,重光在工艺流程上有些独特的手段,能够拿出这样的设计,必然是在实验室里经过多次成功验证的。

    但胡一亭口风很紧,并不对他透露工艺细节。同样,孙世伟也受公司规定约束,不会向重光方面透露自家工艺,于是在确定了整个设计可以在联电实现投片之后,双方也就没什么可以再继续讨论的了。

    从早晨到傍晚,持续一天讨论会,双方在技术上终于完成了确认交接。

    洪家聪道:“那就这样,看来很顺利。”

    他说罢起身,笑着伸出手与桌子对面的胡一亭相握。

    “胡总你们重光实在是令我刮目相看,实话说,眼下在大陆,唯一能让我们台湾电子业佩服的公司,就是你们重光了。”

    “过奖过奖,都是同行帮衬,呵呵,目前我们在制程核心设备、封测设备与技术,高纯度晶圆制造和光刻胶等物料生产上都还很薄弱,设计出造不出,这也是很头疼的。”

    洪家聪笑道:“哪里哪里,胡总谦虚了,从这款目前主流制程的cpu设计上就可以看出,你们实验室的制程能力已经非常强大了,这个我们都是内行,心里有数。设备这一块,我们台湾也全靠进口,这个大家都知道,全球化嘛。”

    孙世伟闻言点头:“我们也就是制程能力还算领先,但看这个趋势,你们大陆如果不是买不到先进设备,大概制程上不久也会追上来。”

    康耀祥听孙世伟夸奖,心情也颇为自豪,哈哈一笑道:“没办法,最新一代线宽的光刻机我们总是拿不到,其它各种设备也落后,只能在实验室里解决实验性流片。”

    孙世伟摇头:“康总谦虚了,实验室解决,说明你们的设备已经接近突破了,如果能投入生产,美国不久就会解禁这一代产品的出口限制。”

    胡一亭笑道:“是啊,到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