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科提科提”大码头

    第十七章 “科提科提”大码头 (第3/3页)

    面包房的周边则是帝国臣民们最最喜爱的福地——啤酒屋。

    从船上搬运过来的尖底罐在这里堆成了小山,并依照客人的需求安置在不同的驴子运输队中——每头驴子正好能驮四罐。

    这些规模庞大的驴子队伍要为名目繁多的权贵官邸们服务,因此驴子的头上、颈上都套着鲜艳夺目的花冠或者彩色布条加以区分,远远看上去五彩缤纷热闹极了;至于那些疲惫的奴隶们也能在这里稍稍停留一下,享用一番主人提供的基本福利——一到两大杯啤酒;不过下等人喝的啤酒大都类似于稀粥一样粘糊糊的玩意儿,是绝不能同老爷们享用的那种酸甜可口的清冽汁液相提并论的;

    ……

    除此之外,市场里还星罗棋布着出售亚麻布、莎草纸、香水、鲜花、香料和小首饰的小店。

    城里官老爷家中那些浑身喷洒着香水的仆役、厨师、园丁和侍女们每日都结伴而来,在混杂着阵阵香风与粪便臭味的奇妙空气中兴致勃勃地逛街、挑选、聊天,交流着朝廷的宫闱密事,传播着邻居们的流言蜚语;光着屁股的小男孩子们踩着肮脏的泥水在人群中来往穿梭,伺机进行盗窃;而裹着布袍的小女孩子们则挎着芦苇编织的小篮子,向大人们兜售鲜花或者小零食;

    如果能遇见一两个来自亚洲的巫师或者“通灵者”,那对整个市场来说可是件大事。

    在污水四溢的街道上,这些打扮奇特的怪人们用五彩的石子划出一个圆形,在用笛子、铃鼓和栗特琴演奏一番“暖场”之后,神棍们便开始了表演——或者吞下一柄长长的剑,直到剑柄没入口中;或者口中喷出长长的火舌,吓得围观群众四散奔逃;或者演示一番同另一个世界的神灵的“沟通”:要么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咕哝着莫名其妙的咒语;要么表演隔空抓来一只鹦鹉、一只猴子之类的法术;甚至还有砍头、开膛破肚等等血腥而又可怕的表演,将围观人群的热情推向了最高潮。

    而在这个时候往往也是此类表演的终点,因为首都的卫队闻风而动,用最快的速度将围观的闲人驱散,将表演“魔鬼法术”的亚洲人统统予以逮捕——帝国政府是绝不允许在首都出现“官方”的神祗以外的各类杂七杂八的神魔的。

    不过,真正能让人激动起来的,则是广场西北角那处首都最大的奴隶市场。

    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平整小广场,四周围着石块垒成的二、三层房屋,那是供城里的老爷们亲临市场休憩使用的;而在广场中间则用木板搭起了一个高台。

    每个月的月末五天是这个市场最热闹的时候:新到的奴隶——通常是女奴——用粗壮的麻绳串成长长的一串,牵引到高台之上供人们挑选;女奴的来源丰富多彩——来自努比亚的黑人姑娘,往往是南方的边境总督在新一轮的“狩猎”中得来的战利品;来自亚洲的黄种女人,则是东方的帝国殖民地州长们送来的小小心意;而最为抢手的则是来自北方大海对面的“白人”女奴,她们有着帝国子民们难得一见的金黄色头发和绿色的眼珠,她们通常是腓尼基人送来的,经常刚刚牵上台子就被首都的权贵王府一抢而光……

    女人们通常一丝不挂,在烈日的暴晒下像牲口一般承受着看客们的评头论足和猥亵骚扰,并且经常上演骨肉分离的惨剧——妈妈失去了女儿,妹妹失去了姐姐……不过,帝国的子民们有谁在乎呢?那些台上浑身泥土的女奴隶们和隔壁牲口棚的驴子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眼下,奴隶市场并没有开张,周围的石屋阴影下则挤满了首都的流浪汉——他们连获取免费面包的奴隶都不如,只能像狗一样在垃圾中翻找食物来维持生命。

    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是一条小小的河汊,一艘通体乌黑的小船停靠在一个极其隐秘的小码头旁,正随着尼罗河河水的荡漾而上下起伏。

    殷戍用一袭白袍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端坐在船头,盯着河水中漂浮的垃圾一动不动。

    他的心情糟糕极了。

    下次更新:7月30日(周日),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