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想得太远

    第一零三章 想得太远 (第2/3页)

冯梓想着要做远洋生意,自然是想自己获利。目的却有非仅仅是如此。

    大齐与冯梓所熟悉的唐朝虽然同在一个历史阶段,然而大齐武功比唐朝却相差甚远。唐朝初期便打败突厥,打通西域商路。如此才使得唐朝盛世的出现。

    中华历史,任一能出现盛世的朝代,无不重视外贸。汉唐两朝,能出现盛世,都是因为打通了西域商道。而宋代能偏安南方,也是因为海路贸易的繁盛。反观明朝,闭关锁国,最后连皇帝家都没了余粮。

    那个“我大清”更加是直接将堂堂中华差点拖到了地狱。

    反之,隋朝开通大运河,国内贸易得到推动,然西域却迟迟无法打通,最终国内经济崩溃,天下皆反。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未必就是好大喜功。

    那是高句丽最强盛的时代,隋朝想打通西域,偏偏突厥与吐蕃正在崛起,想要击败突厥吐蕃,便必须避免后顾之忧。

    只是三征高句丽时,隋炀帝连内部都没搞定。不仅没能成功,结果天下皆反。

    然而,冯梓觉得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或许失败,高句丽却也未必不是元气大伤。

    唐初能击败突厥让突厥人远欧洲西亚。未必没有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功劳。那时高句丽元气大伤仍在添伤口。吐蕃失去对吐鲁浑的控制后暂时无力威胁唐朝,突厥权力争斗让内部矛盾加剧。这才让李世民能一举击败突厥。

    冯梓曾想过。若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大败是好大喜功,是无脑之举?那李世民三征高句丽也是无功而返劳民伤财。这又当如何解释?

    李世民真的是老糊涂了,非要三征高句丽?

    当然不是?

    那是李世民也知高句丽乃是大唐一个心腹大患,必须打掉。只是高句丽的天时地利,让中原想要灭掉高句丽,代价极大。

    两代中原帝王轮番攻打。地处一隅的高句丽在几十年间连续经历六场大战,恐怕早已是千苍百孔,最终被唐高宗李治打败。

    打败高句丽是李治在位时最大的武功,说到底那也是站在“表大伯”杨广和自己老爹李世民的肩膀上才取得的。

    如今大齐朝疆域要比宋代更大。北边直达长城以北,也占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