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魑魅魍魉3

    第十一章 魑魅魍魉3 (第2/3页)

在县太爷身上,岂不是就得任由他们作恶?”

    王老道说道:“县太爷是正七品,清初始年俸银二十九两,到乾隆三年始,养廉银涨到一千四百两,公银一百六十两,即便如此,一个衙门少的几十百把号人,多的两三百号,靠他的俸禄养这么一帮吏员,西北风都不够喝的。如果你是七品正堂,能怎么办?”

    四毛歪着脑袋想了半天,最后蹦出来一句:“如果我是县太爷,就打一棍子,再给个甜枣,管得太死,这帮胥吏没了进项,轻则饿肚子,重则无人办差。但如果放任自流,就等于养虎为患,这帮王八蛋祸害起百姓来就连个紧箍咒都没有了,最后坏的还是县太爷的官声。”

    王老道哼了一声:“你能想得到的,这天底下的县太爷都能想得到,一方面要靠着这些胥吏办差,另一方面又无钱养廉,除了默许他们贪墨,还有啥法子?做县令的一腔正气、两袖清风,最后是必死无疑。不为别的,单单一条,下不见容于胥吏,中异于同僚,上不符长官之命,这种县太爷除了回家种地,还有得选吗?”

    “县令挟持得住胥吏,万事好说。县令挟持不住胥吏,则会沦为鱼肉,是这个意思吧?”四毛问道。

    “挟持胥吏,痴人说梦?别的不说,官员考绩有几大项,赋税征收是根据田丁账册来的,地方钱谷和户房吏员往往是几代人的操持,才落下个鱼鳞册,田地划分,人丁增减一目了然,但这些都是胥吏们代代相传的法宝,绝不肯轻易外泄,县太爷犯书生气不照规矩办事的,官司打到吏部都铁定是个输。也有县太爷二五眼的,绕开钱谷和户房,亲自下乡征税,结果你猜怎么着?一颗粮食都收不上来,别说田地账册了,连人毛都找不到一根,而朝廷验库的时间可不等你,日子一到还不能解付进京的,就等着丢乌纱帽吧。”

    “照你这么一说,岂不是县太爷就是个空印把子,一点辖制这帮吏员的法子都没有?”

    “也不全是这样。这世上官与吏都是唇齿相依,官靠吏办事,吏靠官乘凉,除非大家一拍两散,鱼死网破,谁都不愿意较这个真,非要置对方于死地,毕竟损人不利己的事,或者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凡是聪明人都不会去干的。你刚才问我明知那个倒路尸有冤情,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