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纠葛

    第二章 纠葛 (第2/3页)

偷煤摔成高位截瘫,不但没有赔偿还被开除了公职,一家人全靠他的工资生活,瞬间就陷入了困境。

    奶奶的身体本就不好,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姑姑和一个更小的叔叔,爷爷家的天瞬间塌了下来。

    作为家里的长子,父亲只能辍学挑起家里的担子。

    那是九十年代初期,繁城还没有一点现在国际大都市的气象,高中没毕业又为人清高的父亲能做的事实在太少了,最后只能去街道木材厂扛木头。

    可即使他磨破了手脚压弯了腰,微薄的工资也不够爷爷奶奶的药费和家里弟弟妹妹的吃穿。

    两个月后,大姨高考成绩出来,考上了邻省的大学,两人也分手了。

    大姨启程去上学那天,父亲坐在铁轨上等着火车从身上压过去,是一直偷偷跟着他的母亲救下了他。

    从那以后,母亲就不上学了,开始推着一辆小推车上街卖米粉和鱼丸。

    她一个月摆摊赚的钱是父亲工资的几倍,自己一块手绢都舍不得买,都拿去给爷爷奶奶治病、家用,为了让父亲心里舒服,她还带上年幼的姑姑一起出摊,说是他们合伙赚的。

    母亲的小摊子收入稳定之后她就不让父亲再去扛木头了,坚持要让父亲复读考大学。

    在母亲的支持下,父亲第二年也考上了邻省的大学,可四年的学费、生活费和家里病弱的老人年幼的弟妹怎么办?

    在爷爷奶奶的主持下,父亲和母亲确定了恋爱关系,父亲终于可以安心用母亲的钱去读书,母亲也能名正言顺地照顾爷爷奶奶这一大家子。

    母亲是家里的老三,在她之前外婆生了两个女儿,极度盼着这个老三能是个儿子,所以从小就把她当男孩子养,连名字都叫胜男。

    所以母亲虽然是李家三姐妹里长得最漂亮的,却丝毫没有大姨、二姨的温柔可人,性格异常倔强好强,也将外公骨子里的敢闯敢干学了个十足。

    这种性格在跟男人相处上非常吃亏,在创业上却最适合不过。所以父亲大学毕业的时候,母亲不但能供他体体面面地完成学业,供家里的老人孩子丰衣足食,她那个只有一辆小三轮车的小摊子也已经变成一家小店了。

    可母亲并没有等来她盼望的婚礼,因为父亲和大姨被分配到了同一家单位。

    母亲从未跟早早说过那两年的事,周早早只知道拖了两年以后,奶奶忽然得了重病需要大笔的医疗费,大姨也就是在那时候跟单位领导的儿子结了婚,父亲也跟母亲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