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老虎山上好风光

    第四二七章 老虎山上好风光 (第2/3页)

将他们转交给了一名早已等候在寨门外的衣着朴素却干净的老人,老人带着十余名大汉,拱了拱手,“既然是友若公子,于渠帅说,让老朽带你们前往,还请诸位跟着我,莫要随意走动。”

    荀谌几人回礼,便跟着老人开始前进。

    他们先是穿过一座山寨,大概是位子接近外围,这边倒是少有老弱妇孺存在,大多是中年大汉训练着什么,偶尔还有一些年轻人不时在大汉的指点下训练,亦或巡逻,模样大多青涩,表情也有些沉重。

    再上去不久,沿途的田野边便多了一些女人,五月出头,正是杏子成熟的时候,沿途的杏子树长势喜人,黄杏青杏挂满树枝,也有老人在农田除草,春麦已经过膝,麦穗饱满,过不了多久便能丰收。

    得知荀谌等人身份的时候,有老人带着几名妇人送上一篮杏子,荀谌急忙道谢,那老人枯槁黝黑的手弯曲朝下地朝荀谌抬了抬,“都是文若先生的功劳。公子要多少,我等都乐意给。只是……小老儿有一事不明,我家于渠帅自打有文若先生他们相助,劫富济贫……哦,该是打家劫舍……那等盗匪之事便有一年半载不做了,昔日那些被他迫害之人,他也多有弥补。虽说以往犯了昏,可成千上万人被他所救,也罪不至死了吧?”

    有妇人悲戚道:“对啊。我等如今都安生过日子,公子可否劝劝王河内,怎就还要攻打咱们?要不,我将家中粮食都献给你们?可否饶了于渠帅与我等?”

    “好不容易过上几天好日子呢……公子啊,征兵也好,要交税也好,能不能别找咱们了?谁想家中汉子孩子去送死?你便可怜可怜我等……放了我等吧!”

    有妇人神色仓皇地跪下,随后在场的七名老人妇人都跪了下来,荀谌急急忙忙搀扶那老人,左右望望,便见到郭图与一众护卫微微肃容却没有插手,郭嘉左右环顾、心不在焉,那引路的老人也在旁默不作声,老人身边的十多名士卒倒是各个悲戚,却是没有劝说那些下跪之人。

    “诸位请起。荀某便是为了此事而来,快快请起。”

    那几名老人妇人不听劝,荀谌有些不知所措,最后还是那引路的老人劝说,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荀谌牵着一篮杏子,继续跟着老人上前,原本想找机会找郭嘉聊一聊,却见郭嘉找那老人问起周围风土人情来,那老人虽说一路不曾主动开口,但郭嘉问起,也会回应几句,荀谌见郭嘉聊的欢,也只能退到郭图身边。

    众人一路上去,又路过不少山寨,越往上,寨子里的老弱妇孺就越来越多了。可以感觉到所有寨子的氛围都安详欢乐,至少表明上并没有受到袁绍围山的影响。

    老人在忙碌着农活,妇人晒着农作物、打理着畜圈,男人们有的训练,有的带着孩子帮着家里做农事,也有的聚集起来,听着几名教书先生在宽阔场地上课。

    那些课堂倒也有趣,五花八门的都有,有教编织的,有教武术的,也有教农事的。最受欢迎的还是几名儒生所在的地方,那些儒生倒也没有教太多东西,大多都是普通的识字辩音,也有教些其他蒙学的,但凡这些儒生所在的地方,不管老弱妇孺,还是年轻壮士,都安安静静地坐着,便是偶尔有人过来找人,也是蹑手蹑脚地挤进人群中,然后叫了人一同蹑手蹑脚地出来,做贼也似,但旁边的人倒也不怎么会分心,看那些人或是专心致志或是装着认真的模样,倒像是一群求知欲极其旺盛的好学生。

    郭图等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先前有俘虏说的简单,他们也没在意,也没听说过去传信的人打探到这些,这时自然觉得新奇,一个个看得兴致盎然。

    荀谌倒也发现了,谣言中于毒打家劫舍,一副悍匪做派,亦或劫富济贫、侠盗作风,然而此时有这样的场景验证,于毒俨然就有成为一县之长的本事,于是有些惊愕。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感觉到于毒找那老人引路,似乎便是要让他妈走的慢,也好让他们仔细看清楚营寨里安宁和谐的生活,只是这场景真的触动到了他,让他一时之间更加坚定了劝服于毒、张飞的决心。

    随后不久,天色有些暗了下来,大概是时间到了,众人沿着山路往上,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背着一个个小书箱在父母的陪伴下蹦蹦跳跳地从山上下来,余晖之下,一个个孩子满头大汗,却是神采飞扬,叽叽喳喳说得兴致勃勃,沿着石阶下来,看到郭图荀谌时,还有孩子讨论了一些他们的衣着,有老人说了一句:“这就是襜褕。读书人经常穿的。”那些孩子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感染到了,看向郭图等人的表情充满了庄严肃穆。

    有孩子不伦不类地拱手、抱拳喊着“先生”、“夫子”、“老师”之类的称呼问好,也有孩子仰着脑袋过来叽叽喳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