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打算

    第三章 打算 (第2/3页)

,季父还帮着打点过,即便是在京城,他们家也称得上豪富了。

    那信件中提到了李家老爷的名讳,叫做李程韦,而与季清菱说亲的那个幼子则是名唤李嘉严。

    这两个名字于其他人可能普普通通,可对季清菱来说,却是十分熟悉。

    这是晋朝一个极出名的争产案里出现过无数次的名字,那个争产案闹得极大,到后来甚至拖了皇家下场,京都府无法判案,后来是晋朝当时的天子下诏判决的。前一世,季清菱为父亲整理宗卷时,曾经仔细研究过这个案子,清楚地记得那一位名叫“李嘉严”的李家幼子乃是一位县马,根本没有什么姓季的妻子。

    李家的争产案闹到后面,掀出了无数的案中案,也把李程韦翻了个底朝天,这是一个利欲熏心,毫无礼义廉耻的小人。

    有了结论再来从头看,季清菱立刻就否决掉了再去京城投奔李家的选择。

    冷眼旁观,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李程韦一直努力跟季家保持关系,很大程度上也是想靠着季父打通延州的对外经商的线路。毕竟提亲之事,是从季父帮助李家打点延州上下,协助其对北蛮贩卖布匹之后,才渐渐有端倪的。而在季父官品得升之后,李家就逐渐执着起来。

    现在延州城破,季家覆灭,李程韦根本没有了继续跟季家来往的必要,更不可能让儿子跟季清菱成亲了。

    何必去自讨没趣呢,寄人篱下,毫无依靠,哪有什么出路可言。

    她抬头看了看顾延章。

    对方的脸瘦得一点肉都没有,身上只穿了薄薄的棉衣,因为仅有十岁,身量并不高,一路逃难,简直是灰头土脸,可即便如此,他依旧身形挺立,站姿笔挺得如同一颗小小的松树,双眼清澈,气质干净。

    都说三岁看大,只要有些眼光的人,都能瞧出来这个孩子只要悉心教养,将来必然会有出息。而季清菱,哪怕没有眼光,也只知道这人未来会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有什么比投资一个绝对会功成名就的权臣来得更靠谱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