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3、 环秀山庄

    第54章 3、 环秀山庄 (第2/3页)

珉兄弟的宅舍。五代时期,吴越王钱镠之子钱元璙,将其改造成为金谷园,而后几经兴废。明代这里曾做过学道的书院、督粮的道署以及官员的私邸。清乾隆年间,刑部员外郎蒋楫在这里叠石为山,掘地为池。而后至嘉庆年间,园子主人邀叠山大家戈裕良先生重构山水园林,从此环秀山庄名扬海内。

    1997年,苏州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小小的环秀山庄,便是第一批入选的那五座园林之一。

    山庄的屋舍建制,并没有其它园林那般的复杂迂回,那位老先生曾告诉我,这些建筑大部是其后仿建的,而所谓的“环秀山庄”,进门厅,穿有古堂也就是了。“山庄”又名“四面厅”,顾名可知,四面皆被红漆雕花的木楞窗所饰。小坐厅前,呷茶半盏,尽可赏四外风景,应当好不惬意,只我在时,山庄还未开门,所以难能看到那玲珑的景致。

    绕过那座四面厅,戈裕良先生构筑的那份精妙的山水园林,便乍现于眼前了。

    环秀山庄之所以闻名于苏州园林,全在于山庄后的这座假山。老先生说,那山是真山,他不同于其它园林,那些都不过是假山而已。这话说得有些骄傲,但并不浮夸,陈从周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说,“造园者不见此山,正如学诗者未见李杜”一般。

    那山占地不大,也并不高,漫山皆为太湖石叠造,多有嶙峋奇异之姿。山下有曲池环抱,水面被初冬的冷,凝结得有如薄薄的明镜,映下红漆的廊庑,淡白的山墙,多彩的枫树,当然还有,在明丽的晨光下,泛着赭赤的光辉的那座湖石山。几条红鱼隐隐的沉在池底,象也被初冬的冷给凝结住了,摆下尾鳍,转个身子,便再无了动静,表明那里依旧是生灵的世界,而不是附在薄镜后面的一幅画。

    踏过折桥,有石径高高低低地绕在山与水间,踩着咯吱咯吱的铺满一路的香樟树的枯叶,人便也就迂回进到了山坳中,那是两峰夹峙出的一道涧谷,幽深暗晦,其上的青天被挤成一线,山在这里也更是峻拔、陡峭得有些凶险。山坳中,或有石室,名曰山房,镂出几扇石窗,泄进了几缕轻灵的光线,捋着它望出去,可看到几多楼阁,几多草木,就留在清晨的寂静里,犹如明暗中的两道世界......嗯,那山房似要强于沧浪亭中的“印心”,视角更高了些,看到的不再只是近于地表的竹脚和乳鸠了。

    那假山的石径,也不似狮子林中桃源十八景那般的冗长,那般的诡异,盘过几道弯也便直白地上了平冈,再其上,绕过高大的香樟树,山颠也不过是几步之遥了,再上去,跨过横在一线天上,附着青青苔痕,名为“飞梁”的石板桥,便也就到了。山下的老先生,叫我不要忙着下来,可以多打量打量这山,这山下的风景,他说,那山是真山,雄奇;那涧是真涧,幽深。我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