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第十三节 (第2/3页)

不要惊动他们。”

    秦岳挂了电话,嘴角挂着一抹笑意。他知道,党史办是区党委的部门,不是区政府的。但考虑到自己手下的知识水平,要他们区分政府和党委委实也太难了——不要说他们,就算自己,年轻时在机关那边上了半年班,还是经常搞不清楚政府跟党委的区别。

    看着手上的香烟,秦岳心情很好:虽然稍微麻烦了些,但事情总算有个眉目了。自己可以确认了,两个前来卖金子的大学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后台和背景——无论是侧面打探来的消息,还是今天在派出所里经历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事情是明摆着的,倘若对方家里真有什么关系,儿子被派出所弄进去关了一天,还要索赔几万块,那家里还不赶紧找门路找关系跟派出所打招呼去?

    但今天整整一天,派出所和分局都没接到有人打招呼,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对方家里没这个门路,也没这个关系。对一个没门路没背景的对象,接下来,无论自己要干什么,都可以放心下手了。

    秦岳深知这点:无论势力多大的**,一旦失去了头上庇护的保护伞,那离覆没也就不远了。这些年来,他亲眼看到了无数叱咤风云的江湖老大最终纷纷陨落的,那原因看似五花八门,但秦岳早就总结出他们覆灭的根本原因了:其实都是因为失去了头顶的保护伞。

    但“保护伞”也并非万能的,若是招惹了那些惹不起的对象,那自己的靠山也未必能靠得住。所以,这些年来,秦岳做事一向很谨慎,出手之前,他总要反复盘查对方的底细,摸清对方的底牌,然后才出手。这样谋定而后动的慎重风格让秦岳错失了不少发展壮大的机会,但他却并不后悔——当年那些风头劲爆的大佬们,现在不是横尸街头就是吃了专政子弹了。自己发展得是慢了些,但这样不露山不显水的十几年慢慢发展下来,却也成了新江区有数的地下势力了,而且并不招人注意,根基也牢靠得多。

    “欲速则不达,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心行得万年船。”现在,既然对方底细已经摸清了,秦岳就开始琢磨着下手的办法了。

    那个小胖子刘洋,他爹毕竟是在政府上班的,虽然党史办是个又冷又闲的清水衙门,但毕竟也是官身,在区党委上班,搞不好就能跟哪位领导说上话的,说不定就会给自己招来麻烦。好在这次自己要针对的也不是他,倒也不必太担心。

    秦岳真正盯上的人是许岩——金子是许岩拿出来的,也是他做主卖的,他收的钱,所以,很明显,在俩人中,许岩才是金元宝的真正所有人。而且,许岩最后问的那句,已经暗示了,他手上还有更多的金元宝,这才是让秦岳下定决心动手的原因。

    一个穷大学生,莫名其妙的突然有了一个金元宝,这件事怎么想怎么诡异。按照秦岳的猜测,最合理的可能该是许岩这家伙走了狗屎运,不知在哪里发现了一处明朝留下的宝库,找到了一堆金元宝——除此以外,秦岳实在无法解释这些刻有“大明户部”字样金元宝的来历了。虽然这些元宝看上去很新,不像古物,但这并非不可能,秦岳猜测,这个宝库可能是密封做得比较好,与空气不接触,所以才能保持金子的成色。

    “或者是哪处古墓?或是哪里隐蔽的地窖?既然是从明朝就保存下来的宝库,里面的宝贝肯定不止金子,应该还有些别的东西。既然金子的成色都能保持得这么完美,那其他东西应该也是完好的——那两个小子不识货,只拿了金元宝出来卖,其实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要知道,明朝的古董里,比金元宝值钱的东西要多的是啊!哪怕是几个杯子碟子,拿出去都是值钱的古董了啊。”

    想到那沉埋地下不为人知的古代宝库,秦岳心痒难忍。想到那些价值连城的瓷器、古版书籍、字画等古董有可能因为许岩保管不善而被糟蹋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