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皆大欢喜

    第九十二章 皆大欢喜 (第2/3页)

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

    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

    《晋书·刘毅传》:“置州都者,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宋书·恩幸传序》:“州都郡正,以才品人。”陈垣《史讳举例》卷六:“魏晋以后,诸州皆置大中正,以甄别流品。隋时避讳,改为州都,而去中正之名。”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曹魏皇室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时期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然而,九品中正制始终还是代表了世家门阀的政治利益,所有被推举出来的官吏,皆是世家子弟。所以也就有了“朋党用私,背实趋华”,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随着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杨家与世家门阀的矛盾日益突出,终于在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下诏举“贤良”。开起了延续后世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如此这般,大中正的官位就被取消了。

    而程家原本的根基,就是在于朝中有人好做事,而且是数代高官才撑起了程家的这么大片基业,一旦程娄不再为官,也就断了程家再进一步的希望。

    别说是扩大祖业了,就算现有的这些东西能不能保得住,也得看别人脸色。

    程娄已经快五十了,做了大半辈子的大中正,已经完全脱不开原来的套路,基本不太可能再被大隋征召为官。

    程娄唯一的儿子程咬金,又是一个不喜笔墨的浪荡子,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