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立于浮华之世,奏响天籁之音

    第八百七十三章 立于浮华之世,奏响天籁之音 (第2/3页)

感情、冷血的分身拼命……

    这些主要人物的行为使得《angel-beats》散发出更深层次的理念:人生不单单只是活着,还要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有追求或者有需要守护的东西,可以为了它们奋不顾身,只求活得有意义。

    这样说,事实或许悲观地近乎矛盾。《angel-beats》里每一位角色都在竭力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但是他们生前都遭遇悲剧,人生匆匆煞尾,所谓的追求被各种意外的天灾**毫不留情地打碎,死亡成为他们共同的归宿。他们是因为无法容忍生前不讲道理的人生,才走上对抗死后世界的神和神之使者的道路。

    《angel-beats》给予每一位角色悲哀的命运,某种程度上是对现实生活立于真是之上带有夸张的解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人生难免经历磨难,致命或非致命,对现实生活而言再正常不过。《angel-beats》里人物生前悲哀命运在隐喻现实的同时,也是一种“物哀”世界观的自然显现。

    “物哀”是一种生死观。它追求“瞬间美”,正如《angel-beats》里每一个人物都是在正值青春年少。追求梦想的途中生命刹那凋零。

    《angel-beats》里人物从生前的悲哀命运里得以解脱,实际上与佛教禅宗的思想相互印证。禅宗核心思想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人之所以不能成佛,往生极乐,是因为佛性被充斥**的人性遮蔽,不能真生看清自身和生活的世间。成佛需要觉悟,禅宗认为觉悟仅在一念之间,即成佛需要顿悟。但是顿悟不是无源之水,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出现,它需要一系列行为作铺垫,在某个阶段,蒙尘的心性复现清明,立地成佛(解脱)。

    故事中众人的解脱转世,是因为明悟了本心,简单来说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